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实践谱写真情真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前言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实践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使“综合性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情景再现
   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2》中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三八节的祝福”,为小学生提供了一次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堂课学生自主实践,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自然地演绎了生活中真爱的旋律。
   上课伊始我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孩子们一起跟着唱。歌一唱完,有个孩子脸上挂着泪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啜泣着告诉大家他的妈妈在家的时候为他做了好多事,可现在妈妈去外地打工了,他非常想妈妈。这无疑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的真情感染了大家。
   这个小插曲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感情平台,我赶紧抓住时机让孩子们在学习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妈妈,孩子们的情感一旦被激发,回忆就把他们带到平时美好的生活中,一时间教室里稚嫩的童音此起彼伏。
   看到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觉得火候已到,深情地问学生爱不爱自己的妈妈,四十几张小嘴里飞出同一个声音:爱、多么动人的话语。我说:爱就要付出行动,三月八日是妈妈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愿意自制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送给妈妈,带给妈妈一份惊喜吗?回答是肯定的。他们立刻从抽屉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因为毕竟是孩子,平时动手少、经验少,他们无从下手。我赶紧取出几张不同形状的贺卡,有心形的、圆形的、镂空的等,孩子们茅塞顿开,互相探讨贺卡的形状。
   “做一做”开始了,他们的小手紧握着剪刀在纸间游移,小脸兴奋的通红。很快,他们的爱化作了一颗颗心、一个个圆、一朵朵花、一对对翅膀……
   因为有了之前妈妈爱自己的生活情景的再现,“说一说”对妈妈的祝福让孩子心灵激荡,加上老师肯定、赞赏、鼓励的目光,让一句句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的话语从口中飞出:祝福妈妈永远年轻、漂亮;祝福妈妈每天都有好心情;愿妈妈是棵常青树,我做快乐小鸟,天天在树上唱歌,让妈妈快乐……他们把最美的字眼送给了亲爱的妈妈。
   说指导了写,因此,“写一写”水到渠成。因为孩子们都想把最美的贺卡送给妈妈,都想把最美的语言送给妈妈,我抓住孩子们这种单纯美好的心理,引导他们努力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用心去做好一件事的快乐。
   没有图画,没有色彩的贺卡不美。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审美观,“画一画”让他们进入美妙的遐想:画什么能表达对妈妈的谢意呢?他们思考着、探讨着……接下来,一幅幅精美的画从爱的心中诞生:一只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小不点穿上了围裙穿梭在厨房;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微笑的花朵;……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这浓浓的爱意让人心醉。问他们如何给妈妈一个惊喜,回答充满了童趣:把贺卡偷偷放进妈妈的皮包;悄悄摆在妈妈的梳妆台上;……孩子们沉浸在成功的快乐中。
   后记
   《练习2》安排的这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熟悉的现象出发,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特点。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父母对他们关爱太多,使他们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一次的课堂实践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受到心灵的震撼,源于他们在“做一做”“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的自主探究中深刻体验了母爱。
   课前我借助学生熟悉的感人肺腑的乐曲渲染了情境,激发学生产生联想和共鸣,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在脑海中再现“妈妈爱自己”的场景,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活跃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为自主实践“做、说、写、画”的过程奠定了基础。陶行知先生说:“只要儿童解放出来,孩子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在实践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获得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探究、去想象。于是,花朵状、翅膀状的贺卡诞生了,卡面上充满温情的图画诞生了,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设计,充分表现出孩子们的创造力。活动中孩子们多种感官的参与使他们用脑经历了美好的回忆;用心体验了母亲的艰辛;用口交流了心中的爱意;用笔描绘了真诚的祝福……真、善、美在不知不觉中充实了孩子的心灵。
   “三八节的祝福”这个体验“人间真情”的学习活动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关爱母亲的主题教育在孩子们自主探究的、开放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孩子们的思想,让母爱得到了升华。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感受、综合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这堂语文实践课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让知识变得鲜活、丰满、深刻。在丰富孩子们知识,提高孩子们能力的同时,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做人。
   可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丁卯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747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