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透视作文的失真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文是什么?简洁地说,作文就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而如今学生的真情实感怎么表达,我们可以从“感动”谈起,窥一斑见钱豹:
  1.“夜深了,老师还在给我补课,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我生病了,同学们来看我,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3.“我只顾写作业,不小心把文具盒碰掉在地上,同桌赶紧放下手中的笔,帮我拾起来,我接过文具盒,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只要是感动,同学们脱口而出的就是“眼泪”,三年级学生如此,六年级学生也如此,好像只有流泪是表达自己感情的最佳方式。从这些作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中间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
  
  一、缺乏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话与作文的基本要求。强调真实性,不但是提高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对学生的作文及做人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也给学生补过课,但一次也没有到了深夜还补课,也从未见一个学生因我给他补课而流泪。我也和学生推心置腹地谈论过“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感受,大多数学生反映,此处应是“心里一热,嘴上什么也没说”,即使是感情外露的学生,也只是“感觉鼻子有点酸,眼睛有点湿润”,而真正流泪的无一人。学生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写出“感动得流泪”呢?究其原因,恐怕是我们教师以成人化的标准去规范小学生作文的结果。
  
  二、缺乏创造性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小发明、小制作,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学生生活中具有创新意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同样,作文也需要个性。现在小学生作文最大的误区就是选材上假,表达上虚。学生一写教师就是深夜家访、半夜补课;一写同学就是雨中让伞,生病探望;一写自己就是车上让座,帮邻居收衣服,如此等等,小小年级就八股味十足。
  学生这样作文,应该引起教师思考:
  一、以怎样的指导思想教学生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句话,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来作文,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这种开放、轻松的状态下,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自然会涌现出来:《爱劳动的妈妈》、《“厉害”的老师》让他们体会到了不同形式的爱;《分数的烦恼》、《我再也不吃巧克力了》使他们抒发了心中的苦闷;《换岗》、《给同学起个绰号》反映了他们真实、有趣的校园生活……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的情感表达出来,作文就是这么简单!
  
  二、以怎样的方法来指导作文
  学生作文不真实的现象的出现,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惟恐学生因自由发挥而走题、重点不突出等等,不利于考试时拿高分,就罗列出一些作文的所谓捷径或套路,作文失真就不足为奇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就“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满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教师要用心感受他们的真诚与质朴,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才给予恰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把每一次作文都当成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平台,真正给学生的作文松绑,还作文以自由和轻松。
  寒假过后,刚开学的第一天我认真地倾听着同学们的交谈。发现交谈的焦点就是过春节了,家里来了客人,有人高兴,有人烦恼,还有人无所谓,总之各人对客人的态度大不相同。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一上课就问:“在过节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们都迎合老师,谈了些高兴的事。我接着问:“家里来了客人,有不高兴的事吗?”这下可打开话匣子了,有的说:“家里来了个小客人,真淘气,又翻东西又瞎画,还拿走了我心爱的玩具……”“家里的客人玩麻将,又吵又闹,真烦人。”……学生们滔滔不绝地说着。“这么多说法哪个对呀?”教室里一下鸦雀无声。我说:“因为你们对客人的情感和认识不同,所以各自的感受和看法也不同。没有对错之分,作文材料也没有对错。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可以。”学生们连连点头。我相信如果让他们来写“客人”这篇文章,内容和看法肯定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不同,也因为我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吐真情、表真心的平台。
  
  三、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作文
  
  评价就是导向,不同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就会有不同的影响。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评价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学生的作文是仅仅满足于规范,还是追求更高的目标――具体生动,真情实感,就是学生情感和价值取向的一个表现。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不能只着眼于应付考试,更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一味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只能适得其反,限制了他们的表达方式,缩小了他们的表达范围,抑制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令他们望文生畏,写文生厌。
  总之,作文不是胡编乱造,要以真实生活为根据,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把这种生活现象表达出来。而且要改变作文语言失真现象,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一步一个脚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756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