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术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幼儿美术活动包括幼儿对美术语言的思考、领悟,幼儿对美术材料的操作游戏,幼儿的美术创作过程与作品。幼儿园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范畴,具体包括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美术欣赏活动、环境创设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加强美术教育的外延、重视幼儿的自主创作、采用正确的教育评价方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力途径
  幼儿美术活动及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应了幼儿的本能和客观表现因素。通过欣赏幼儿美术作品,可以窥探其心灵的秘密,了解幼儿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这都是个性化世界和思维领域的内容,将更好地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目前,美术教育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误区
  1.教育对象面向整体,忽视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教育家马拉古奇曾经说过“幼儿有一百种语言”,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作是他们学习、认识世界的另一种语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想、经验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当前,无论是在美术领域教育中,还是在其他各领域教育中,教师忽视幼儿个性发展的现象极为普遍,即每名幼儿完成美术作品,并达到教学要求的技能目标即可,却忽视幼儿的个性及作品中所隐含的寓意。
  2.教育目标强调技能,轻视情感、态度的培养
  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全面、具体、适宜的幼儿美术教育目标才能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目前,扔有部分幼儿园将技能的获得设定为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按照教师要求的步奏进行创作,即以“像不像”作为目标达成的准则,忽视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发展。
  3.教育方法注重灌输式,忽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
  “灌输式”是教师利用示范、讲解的方法给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幼儿往往以一种机械的、接受的学习方式获得相关知识,这种方式造成了幼儿美术活动的模式化、概念化,幼儿缺乏自主性,进而产生消极的情绪,扼杀了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而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往往忽视这一因素,灌输式教育非常普遍,幼儿教师对美术教育的流程化现象较为严重。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幼儿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有老师传授的才是正确的。而一旦离开的灌输,离开了教师传授的条条框框,幼儿就会缺乏自主能力,甚至寸步难行,更无法提及其自主创造能力了。
  二、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1.加强美术教育的外延
  美术教育的外延主要体现在教育场所的延伸、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与教学领域的交互性。教育场所的外延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外,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的场所多集中于幼儿园或相关培训机构,很少关注家庭教育因素或社会场所的重要性,而往往这些因素是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虽然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无系统的,但却是丰厚的、多元化的。幼儿园的教育虽然是系统的,但受到场所的局限性,往往导致教育的局限性,片面性。美术教育往往需要幼儿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父母可以与老师经常沟通,在了解幼儿美术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促进幼儿欣赏美的事物,关注周围事物的点滴变化,以此发展幼儿美术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是指在教师实施美术教育中,其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讲述或示范,可以配合音乐、故事情景等方式方法来丰富幼儿的联想,在达到美术教育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情感的陶冶,以此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教学领域的交互性是指在实施美术教育中,不应仅仅在美术课程中开展,在其他领域教学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例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可以将自己听到的事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重视幼儿的自主创作
  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并且每个幼儿的美术表现方式、水平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美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
  重视幼儿的自主创作主要体现在时间、材料、内容等方面。在时间方面,教师应给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的机会,如抛给幼儿适宜的主题,可以引导幼儿采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进行自由创作;在材料方面,教师应予给幼儿自由选择美术材料的机会,如在绘画中,幼儿可以利用彩笔、蜡笔、水粉等不同材料进行创作;在内容方面,教师可以设计某种情景,并放手让幼儿自主设定美术主题,进行自由操作,如教师以讲述故事内容为导入,让幼儿自定主题,并以此表现故事中的情节。
  3.采用正确的教育评价方式
  教育评价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对教育活动中儿童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的过程。正确的教育评价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指出“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因此,教师应采取适宜的评价方式,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进行评价,教师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7)
  [2]张建波.试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7)
  [3]邢春香.浅析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4]姚翠珍.指导好幼儿的美术活动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1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06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