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幼儿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幼儿学会观察,才会发现和创造。 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上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观察、观察、再观察”。 科学家们都重视观察活动,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更应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第一、培养观察兴趣。有时孩子观察事物的时间很短就没有兴趣了,这可能是孩子感到疲劳的缘故。研究表明,人在观察事物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就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对所观察的事物给与最清晰的反映,而这种集中注意的观察是很疲劳的。所以让幼儿观察时,最好运用富于变化、色彩丰富的观察对象,幼儿自然就容易被吸引,而不易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了。
  第二、观察目的明确。幼儿的生活经验较缺乏,好奇心又强,而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师在每次不知观察任务之前,引导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如在一次班级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车中,为了让幼儿对各种车辆有较直观的感知,在带幼儿到马路上观察各种各样的车之前,我对幼儿说:“老师今天要带小朋友到马路上看看有些什么车?这些车载了什么?他们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样?看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由于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幼儿在观察时就能够按着要求去观察所有驶过该条马路的车辆名称及车辆载了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这样就使接下来的活动能较好地完成。
  第三、观察方法正确。我国古代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是几个盲人对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争论不休。因为他们各自只摸到大象的一个部位,并没有摸到大象的整体,所以争论时各自坚持自己片面的意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不正确的观察引起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不要让幼儿犯同类的错误。
  首先,要教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幼儿学会从上到下、由里到外、从左到右、从远至进(或由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有顺序地观察。如在一次写生活动――画松树中。为了让幼儿把松树画得更好,我先组织幼儿站在远处看,有的幼儿说:“松树远处象一座宝塔;”有的说:“松树象把深绿的大伞;”还有的说:“松树就象几个三角形叠了起来。”接着我又让幼儿站在近处观察,启发幼儿讲出松树的树干、树枝、树叶的颜色、形状。象这样,有顺序、有步骤的观察,就能看到事物的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画出来的画当然更逼真,更有活力了。
  其次,教幼儿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如有一次教幼儿认识苹果和梨子时,我就让幼儿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看看它们的外形、表皮及果肉、果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对照、比较,对苹果和梨子的分辨就更清楚、明确了。
  第四、调动多种感官。客观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色、香、味、软硬、光滑、粗糙、大小、冷热、形状、声音等。在教导幼儿观察时,由于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强,需要经常变换方式,调动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来参加观察,使孩子的兴奋中心能不断地转移,但又不离开所观察的事物。也就是说,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听、多讲、多摸一摸、多嗅一嗅,以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如观察水时,让幼儿运用了手、眼、肤、鼻等多种感官感知,知道水是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液体等特征。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学的积极、生动、愉快,还可以培养训练幼儿各种感官的敏捷性。
  第五、创设观察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激发幼儿的观察欲望。如,为了让幼儿对种子发芽有个较直观的感知,我组织幼儿在种植角种了葱、蒜、牡丹花、常青藤等蔬菜和植物,从种植到浇水、施肥等都让幼儿自己动手,每天幼儿来园、自由活动、午睡后、午餐前、离园前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好观察记录,以使他们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第六、表述观察结果。幼儿进行观察后,教师要让幼儿通过讲述、舞蹈、绘画、做做玩玩等表现自已的观察情况和感想。如观察各种各样的汽车时,我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车的外形性能,允许幼儿在观察中互相交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观察回来,我教幼儿唱《小汽车》的歌曲,让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组织幼儿画、拼、塑造、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在这个讲、做、玩、想、唱的过程中,既巩固了观察所得的知识,又加深了观察所得的印象,对事物的认识就更全面、更深刻了,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就更浓了。
  总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让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通过观察,知道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让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感知这个世界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19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