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布什政府对非政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非洲近年来局势趋于稳定、经济发展开始恢复并呈现良好势头,在国际事务中也逐渐有了非洲自己的主张,加上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布什政府着眼于石油资源、安全等战略方面的考虑,开始逐步调整对非政策,其原因、表现及对双方影响值得关注。
  【关键词】布什政府;非洲;原因;表现;影响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布什政府在对非政策上也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的转变过程。尤其是“9・11”事件后,针对恐怖主义和非洲的丰富自然资源,布什政府在对非政策上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早在2000年竞选时,布什认为非洲“不属于美国的战略利益范围”。但上任后,他开始重新认识非洲的战略价值,并将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支撑点。以此作国家对外战略的一部分。所谓国家对外战略,是国家对较长时期的国际格局,对本国较长时期内主要国家利益、国际目标、国际活动总路线的谋划,是对全局的分析和综合考虑。[1](P155)
  在国际局势复杂变化的今天,布什政府对非政策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种考虑。首先,出于打击恐怖主义的政治安全需要。“9・11”事件凸现了国际恐怖主义这种非传统因素对美国、对国际社会安全的重大影响。使美国认识到尽管其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在国家安全方面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脆弱性,不得不重新思考国家的安全战略问题。也就有机会打着“维护国际安全”,促进人类自由的幌子,堂而皇之地推行其反恐战略。鉴于1998年同时发生爆炸袭击美国驻肯尼亚、坦桑尼亚大使馆事件,在索马里等国不断出现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教训。美国政府认识到如果不再重视非洲,将有可能使非洲成为恐怖组织的避风港。非洲又是世界上贫穷、疾病、民族宗教纷繁复杂的大陆,加上其管理松懈的边境和执法安全部门,极有可能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所以,布什政府把非洲视为全球反恐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诱压并举将埃塞俄比亚等国拉如“倒萨”同盟,并以反恐划线区分敌友,就像在2001年9月20日,布什对全世界所说:“要么和我们站在一起,要么和恐怖主义在一起(Either you are with us,or you are with terrorists)。”[2](P97) 就这样使非洲一些国家被纳入美国的反恐阵营。
  其次,是出于非洲丰富的能源资源。非洲有50多种贵重稀有矿产品,美国每年从南非进口大量的铬、锰、钒、铂等贵金属。近年来,尤其看重非洲丰富的油气资源。非洲是石油储量和产量相对集中的又一地区,尤其是位于几内亚湾附近的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乍得、喀麦隆、加蓬和安哥拉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历来把石油安全视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产石油不能满足其国内需求,所消费的石油2/3依赖海湾地区的进口。由于近来海湾局势的不稳,美国一直希望石油供应渠道多样化,非洲是其唯一选择。目前非洲石油在美国进口石油总量中的比重已升至16%,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预测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升到25%。[3](P24) 因此,美国正加紧推行非洲油气资源的后备战略,力图使非洲成为“第二个海湾”。从而在非洲开辟一条安全、可靠、稳定的石油供应渠道。
  最后,是出于推行西方民主的试验基地。冷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强国,一直在全球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并且以此为己任。2003年初,推出“大中东计划”,其实质就是为了在大中东地区推行所谓的“民主”,“自由”。但由于阿拉伯世界、欧盟等各方对此意见不一,进程缓慢。对此美国并不满意,美国自认为是最强大的民主国家,是民主世界的领袖。美国也想在非洲进行民主改造。并以此为借口干预非洲有关国家的选举,以期找到合适的美国代理人。也借此打击非洲的恐怖主义。但它没有认识到,民主并不仅仅意味着选举,还意味着教育的普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多数人权利得到保护,尊重言论自由,保护私有财产等。
  综观近年来美国对非洲事务的关注,尽管非洲在美国的全球战略计划中不占重要地位,但美国还是从反恐、能源等战略角度加强了在非洲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诸多方面的调整与关注。
  首先,自“9・11”事件后,尤其是近两年来,美国从安全与能源两大战略需求出发,更加重视非洲。2003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确定强化与非洲能源生产国合作为“加强美国自身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美国在非洲有选择的发展与重点国家的关系,希望通过以点带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美国分别在非洲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选中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和埃及四国作为重点,并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美国在1998年驻肯尼亚大使馆遭袭后,将其作为反恐重点,向其提供了大量的人、财物的支持。使肯尼亚成为目前非洲正式同意美国使用其机场、港口等军用设施的唯一国家。尼日利亚是非洲的石油大国,美国每年从尼日利亚进口大量石油;政治上,尼日利亚对于非洲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如果这一地区发生动荡,将不利于美国利益,为此美与之建立了定期首脑会晤机制。南非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非洲事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上美国每年从南非进口大量的金属产品,还与南非建立双边委员会,以商讨解决双方的政治经济问题。在北非,继续加强与埃及的关系,每年向其提供20亿美元的援助并与其维持长期的盟友关系。同样,2006年5月15日,国务卿赖斯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决定全面恢复同利比亚的外交关系,将重新开放驻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使馆,并将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删除。[4] 这都是为了达到既保持在北非的影响力又有效抑制阿拉伯世界的反美势力的目的。
  其次,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加强对非洲的影响。布什政府延续了克林顿对非洲的现实主义政策,注重经济利益,加强贸易和投资。布什政府继承了2000年美国制定的《非洲增长和机遇法案》,并给与更多国家享有这种资格,为已符合条件的38个非洲国家在15年内向美国免税出口6350种商品。随着近年美对非石油需求的增加等原因,美非贸易增长迅速。2001年美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贸易总额为282亿美元,2002年降至240亿美元,2003年为326亿美元,2004年达到440亿美元。[5](P13) 另据美方统计,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850亿美元。在非洲投资方面,重点投在与美国有战略意义的石油等能源方面。美国能源部2003年宣布该财政年度对非投资100亿美元,美谢夫隆石油公司未来5年将在非洲石油开发领域投资200亿美元。由该公司主导投资37亿美元的非洲最大输油管道项目乍得―喀麦隆管线已于200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也是美国在非洲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
  最后,在外交上相对以前更加重视。作为体现国家政策的外交,这从美国历届总统对非访问也能反映出来。1978年卡特总统为与苏联争霸访问非洲;1998年克林顿总统为塑造其负责任的大国领袖形象访问非洲;2003年7月,布什访问了塞内加尔、南非、博茨瓦纳、乌干达和尼日利亚非洲五国。布什此次出访,一方面,是要改变其因对伊动武的不好形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维护其国家利益而加强与非洲各国的联系。他所访问的国家不是石油大国,就是地区重要国家,都与美国在这一地区地利益紧密相连。
  布什政府对非政策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美国、非洲两方来考虑。其一,对美国来说,虽然重视同非洲战略合作关系,但是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来说非洲仍还不是美国的战略重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和随后推行的“大中东计划”其实质是为了争夺对石油产地的控制权。[6](P260) 但从近期看,一方面,非洲产油国大多是一些没有历史联系的国家,近期内不可能联合起来对外石油禁运,且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运输方便,可躲避一些非洲国家的战乱冲突,不会引发美国与其他各国在非洲的石油争夺战。另一方面,美国在伊拉克和中东的目标还未实现,伊朗、朝鲜核问题还需美国投入很大精力,美国还要不断巩固西方联盟和扩大北约,对非洲的投入必定有限。但其影响不可忽视。其二,非洲在这双方的关系中是被动的。虽然在战略上可以通过美国对非政策调整之际提高非洲的地位,改变非洲在世界上的形象,以便让世界更多地听到非洲的声音。但在经济、政治方面,使非洲日益被纳入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无法形成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对非洲的投资,但多集中在石油、矿产等与美相关的能源领域,且集中于南非、尼日利亚、埃及等几个重点国家。相对于其他资源贫乏的小国则明显淡漠,这就极可能加剧非洲发展的不平衡。这对于急需资金加快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非洲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从长远看,基于美国在全球寻求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和非洲的丰富的油气资源,布什政府只可能加强而不会忽视非洲。因为,第一,非洲大陆的贫穷、战乱、艾滋病等问题都有可能对美国的贸易及能源供应构成威胁,美国在今后将加大介入非洲事务的力度;第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美国在非洲的经济利益将逐步增加,西非几内亚湾的石油对美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并将加重其对非洲石油的依赖,这些利益都要得到保护;第三,恐怖主义威胁在短期内依然存在,对付恐怖主义、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方面,美国还需要非洲国家的合作,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重要地区;最后,“非盟”的成立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对美国也是一个挑战。在这方面,早有美国人担心“非盟”可能与中国和印度联合,或者成为除西方大国和中、印、俄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抑或成为发展中国家联合的“南方八国集团”对西方利益构成威胁等,尽管这有些危言耸听,但“非盟”将是美国未来制定对非政策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可以认为美国在对非洲的政策上的态度可能会比以前积极,但美国不会在政治上对非洲各国平等对待,在经济、军事上的政策也将会不时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蔡拓等编著.国际关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6
  [2]转引自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6: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转引自罗爱玲.当前世界石油格局与美国对中东石油战略(J).西亚非洲.2006,(7)
  [4]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华夏时报
  [5]杜小林.冷战后美国对非政策的演变、特点及趋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6.(3)
  [6]杨晖著.反恐新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25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