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景语到情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年来高考十分重视对古诗鉴赏的考查,但由于诗词意蕴较深而学生基础薄弱等原因,古诗鉴赏题成了高考语文中失分最多的题目之一。笔者深感如果连基本的诗意与感情基调都未能领悟,那些要求相对较高的技巧类鉴赏题将无法正确解答。因此在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对这一环节的训练尤须重视。
  
  一、积累一些特殊的意象,领悟其象征意义
  
  由于历史文化积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规定,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物象便具有了约定俗成的意义,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常借助这些意象迅速引起读者共鸣,达到造境之目的。而就读者而言。对这些意象的领悟也成了解读全诗,探究诗人情感意图的抓手。比如“柳”这一意象,正是由于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以及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故而古代诗歌中离情的抒发常常与“柳”相关。像这样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还有许多,如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其他的如菊花喻高洁,梧桐代凄苦,鹃啼显愁思,蝉鸣喻高雅,皎月表怀人,望云见思友等等,凡此种种,均已浸润了诗人特定的情感,读者阅读时往往见物引思,在情思上对接。我们可以对此类常见意象进行归类,下发给学生,并不定期地抽查掌握情况,使学生能够熟记于胸,这对正确解读诗歌意蕴,理解诗人情感是有帮助的。
  
  二、掌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正如古人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在写作时,往往不会直接将情感呈露出来,而是常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某些客观的物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抒情则借景达情,写物则托物咏志。换言之,这些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就是所谓的“意象”。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必须引导学生从诗中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的关系人手,掌握它们之间的组合规律。一般说来,景与情的组合关系有正衬与反衬两种。所谓正衬,是指景物与情感相统一,包括以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漫接天边的翠绿的莲叶以及在阳光下分外艳丽的荷花,表达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极度喜爱和赞美。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句,选择一个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色作为分离的背景,使其倍增离恨,所以“别亦难”。反衬则相反,是指以乐景写衷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江碧鸟俞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天景色的描绘,透露出漂泊异乡强烈思归的感伤。再如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之句,写尽了江南风光之美及生活之闲适,但反衬的却是作者亟欲归家而不得的悲哀,“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正因为诗人常常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只有正确地把握意象的含义才能准确地理解诗意,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将景与情的组合规律作为解读古诗的突破口,让学生熟悉这些规律,进而实现从“景语”到“情语”的飞跃。
  
  三、通过意象特点准确把握诗人寄寓的情感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拿到一首诗。都要先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这些意象组合成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诗中的景与情属于哪种组合方式?这四步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其中的关键是意象特点的把握,这也是训练的重中之重,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通往作者情感世界的路径。
  客观物象本来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对其“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的主观情感。而诗人“着我之色”往往体现在某些景物描写的修饰语上,正是这些使景物带有倾向色彩,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指导学生注意相关的修饰语,准确理解其表达作用,对正确解读诗歌将会事半功倍。
  1 把握意象前的形容词
  很典型的是学生在初中学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首先让学生归纳曲中写到的景物:藤、树、鸦、桥、道、风、马,然后再找出这些物象之前的修饰语:枯、老、昏、小、古、西、瘦,如此一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藤是干枯、毫无生气的,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噪鸦,桥是少人经过的孤桥。道是荒凉废弃的古道,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落照图,作者那份凄凉悲苦的心境也就不难把握了。又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修饰“山”的“万仞”和修饰“城”的“孤”字,似乎让人看到在苍茫天地之间,在群山包围之中,彳亍着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写尽了环境之孤苦,戍边将士内心的凄凉由此便可直接抵达人心。
  2 关注描写色彩的词语
  意象色彩的冷暖也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说来,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则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满山枫叶火红,漫江碧水清澈,再加上白帆点点,整个画面色彩绚丽,对比强烈,由此即可感知作者内心的乐观与昂扬。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采用极为明快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烂,使情感表达得透亮而热烈。王维《田园乐》中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更是绘形绘色:雨后那深红浅红的花瓣色泽柔和可爱,雨中碧绿的柳丝笼罩在一片若有若无的烟云中,袅娜迷人,有如一幅工笔彩绘的图画,而诗人那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安详恬淡的心境也就跃然而出。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3 重视描写动态的词语
  诗句中,某字因用得贴切、精彩而使全句生辉者,谓之“诗眼”。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不难发现,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如韩愈的名句“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就把暮春时节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则通过搁浅在岸边的小船描绘出了一幅悠闲落寞的景象,透过一个“横”字,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诗人无奈无言而忧伤的情怀。又如李煜的《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清秋”当然是“锁”不住的,但作者“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失去了自由被拘囚于这深院的作者眼中,秋不正如自己只能常常埋藏于内心的万般愁绪一样,被牢牢地深锁于这小小院落之中吗?
  4 注意诗中表示数量的词
  诗人有时会在诗句中运用一些表示数量的词,这些词除了表示数目之外,通过诗人的精巧构思、妙手点拨,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字具有了奇妙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把握意象的一个方向。如岑参《山房春事二首》的“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三两家”把昔盛今衰、兴亡无常的感慨包含于其中。齐已《早梅》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枝”,可谓点睛之笔,生动而准确地点出了梅中之早梅的超越领先的不凡神韵。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虚写的约数,两两相对,突出了眼中所见之景:“七八个”稀疏的星星挂在天边,“两三点”晶莹的雨珠洒在山前,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夏夜乡村清新幽美的景色,传递了作者轻松喜悦之情。
  此外,还有一些拟声词、重叠词等,如“唧唧复唧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对强化诗意的表达和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阅读时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要点。
  总之,正确领悟诗中意象含义,是解读和鉴赏诗歌的一把金钥匙。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努力去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27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