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教学管理中推进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既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与挑战。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管理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将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几点改革策略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教学管理 素质教育 改革 创新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若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必须推进教学管理的创新。教学管理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保障。
  一、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开展教学实践的质量至关重要。由于大部分教学都是在课堂完成,因此课堂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素质教育应该以课堂为基本点,既要注重完成课程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鼓励教师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尤其注重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在备课、讲课、板书、提问、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中,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探索素质教育下的全新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有所进步,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在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求实、创新,提高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构建和谐课堂。
  二、支持多元化教学手段
  高校教学管理与其他管理类似,必须强调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发挥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重要作用,落实教学检查制度,提高教学管理中的责任意识,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贯彻素质教育;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化进程,支持素质教育发展。高校教师应接受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积极应用多媒体、cAI、网络教学等辅助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同时提高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学术交流、座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水平。
  三、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外,高校还应注重第二课堂的开拓,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丰富学生见识。一般第二课堂活动可包括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三种方式,通过举办各种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构建多点多面的课外活动构架,以实现有特色的素质教育,提高高校办学的个性化、规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再加上素质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改革,高校开展课外活动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坚持普及、提高原则,促进传统和创新的结合。也就是说,既要体现学校的教学特色,也要保持学校优良传统,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提高办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人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又与课堂教学相互照应、协调发展,以课内教学奠定基础,以课外活动提升素质。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中,应该将课外活动也纳入教学计划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参加各种活动、比赛,从中挖掘学生的特长,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
  四、鼓励学生自我选课
  借鉴企业“竞争上岗”方式,在高校推行教师挂牌讲课,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高校应尝试放宽转专业的比例与条件限制,一方面引导学生客观、理智地选择专业;另一方面,允许学生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如爱好、兴趣等自主选择专业,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例如,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以文理大类或者学科大类的招生方法,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效果较好。另外,高校还应改变传统的刚性培养模式,控制必修课的比例,强化选修课,同时确保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数量,为学生选课提供保障。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学习能力等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而不再强制要求学习时间、学习地点,这样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推行弹性学分制
  弹性学分制与传统的学分制有所区别,是全新教学管理理念。弹性学分制与传统的学分制为基础,但是更具灵活性,情调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弹性学分制,改变了过去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如学时过长、教学计划笼统、培养模式单一、专业教学范围狭窄等。通过弹性学分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教学,在统一性的大前提下,强调个性化发展。实际上,弹性学分制也是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更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增强高校办学活力,对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31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