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使人对某些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产生热心向往的心理趋向。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旺盛。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主动学习。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巧设悬念,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和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时,我先简略介绍大千世界的百花种种、果实繁多,然后设问:“为什么一粒小小的桃树种子能长出秧苗并开出艳丽的花朵,开花之后都能形成膨大的部位进而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我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动脑思索,积极发言,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另外,也可结合生活中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兴趣。例如,在介绍“基因的多样性”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事例:美国曾经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栽培大豆患萎黄病,其症状是生长受阻、植株矮缩、叶片黄化、荚小粒少,这使美国大豆产量大幅下降,大豆生产出现危机。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了他们需要的野生大豆,并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拯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为什么会这样奇特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
  
  二、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时,我提出腌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生物是一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生物科学对于科技进步和改善国计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生物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体现“处处有生物”的真情实感,让他们了解到生物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感官刺激,引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取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取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手段就能够记忆65%。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普及,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影碟机、录像机等电子设备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粉笔+黑板”的模式,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表演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也正是由于多媒体能对多种感官进行刺激,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长期保持,记忆更加深刻。如在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比较抽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或从网上下载相应Flash动画,向学生演示这一实验的详细过程,把抽象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
  
  四、前沿知识,启发重视
  
  生物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它的许多前沿知识和发展成果与我们密切相关。很多同学经常在报纸上或电视中接触到一些有关生物的信息,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大了解这些信息,如“克隆”“转基因”“RNA干扰机制”“癌症”等。如果教师能在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中多向学生介绍这些他们感兴趣的前沿知识,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生物是一门非常有前途的学科,从而喜欢也愿意学习生物这门课。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只有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制和教学艺术的作用,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44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