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圣诞节的早晨》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解读了赛珍珠的短篇杰作《圣诞节的早晨》,认为作品探讨了作者对父亲的爱与其深层意识的自恋、俄狄浦斯情结以及圣经情结的关联。
  关键词:《圣诞节的早晨》 爱 自恋 俄狄浦斯情结 圣经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06-02
  《圣诞节的早晨》是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作于1955年的一则短篇小说。《圣诞节的早晨》是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作于1955年的一则短篇小说。中国读者对其并不陌生,它最早可见于30多年前北京外国语大学使用的一套自编英语精读教材,供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然而,国内的相关评论廖若星辰,搜索一下中国知网,仅见一篇情节复述式的兼评,其实严格说来,也算不上什么评论。[1]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教参和各种辅导书中赏析式的“散论“了,可见,对它的研究并不深入,这多少和作者的身份和她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是不相符的,毕竟,她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一,并且是美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解读。
  1 与自恋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恋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倾向,影响着个体朝健全的人格发展。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就因自恋而爱上水中自己的倒影,终致憔悴而死,后化为水仙。艾・弗洛姆(E. From)在他的名著《爱的艺术》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实现爱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1]个体受自恋倾向的影响,认为唯一的客观现实就是自身的内心活动,而外部世界只有对个体有用或有危险时才具有真实性,否则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自恋的对立面是客观性,即正确地对待人和事,并将客观图像与人的恐惧和欲望造成的图像相区别。”[1] 《圣诞节的早晨》中的罗伯特时年仅15岁,其心智和人格发展尚未达到一个理想成人的阶段,仍被自恋倾向所困扰而不自知,其父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客观存在,但多年来儿子都没有意识到。在他看来,父亲的存在仅仅代表了一种血缘上的纽带关系而已,他压根儿就不曾严肃地思考过这层关系,他认为父子之间并没有什么亲情,而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逻辑链接。就这样,世界的真实性因自恋而曲解,直到圣诞节的凌晨,他偶然间从父母的对话中听到来自父亲的肺腑真情,他的爱――对父亲的爱――才被唤醒,此时,父亲的形象顿时变得鲜活,父亲曾经为儿子所做的点点滴滴也兀然真实起来,清晰可辨,父爱随即被赋予了一种客观价值和实际意义。在此之前,父爱是一种不真实,是蒙蔽在亲缘关系之中的虚幻。显然,处于青少年期的罗伯特还没有获得爱的能力,或者说,他这种“被唤醒”的爱依旧是很幼稚的,他仍处于自我中心的自恋型人格发展阶段。正如弗洛姆所言:不成熟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1]
  2 爱与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俗称恋母情结,用以指代小孩对异性父母的眷恋之情及对同性父母的嫉恨之心。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无处不在,并深深地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2]然而俄狄浦斯情结并不以直接的方式展露出来,因为它往往为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所不容,从而屡屡受到来自父亲的“阉割”威胁而被迫深深地压抑在无意识中,这种压抑的结果就是孩子常常不能正视与同性父母的不和谐关系,并进而表现出一种无名的焦虑。[3]《圣诞节的早晨》中的罗伯特仍处于青春期,挣扎在俄狄浦斯情结困扰的漩涡中,与母亲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融洽,却无法体会来自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心。他对父亲每早4点钟要求自己起床的行为深感不解,有明显的抗拒心理,对父爱亦抱持怀疑态度,他对父亲的抵触本能地反映了他对秩序和纪律的抵触,是对父亲角色的不认同以及对父爱价值的变相否定。然而他毕竟已15岁,正徘徊在青少年与成人的中间地带,稍具成人色彩的心智让他隐隐地意识到这不太妥洽的父子关系,他不断对之进行审视并渴望能有所改观,以缓解潜意识中的内心焦虑和冲突。不经意间听到父母的几句对话,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迫不及待地抓住了它,并赋予一种对父爱和母爱故意颠倒性的解读,即把父爱假想成母爱般的无条件、温柔、非理性;母爱却反其道行之而具有父爱般理性、职责和纪律。这一瞬间的对话带有一过性,可在罗伯特的内心世界却显示了一股震撼性威力,彻底改变了他对父亲的态度,这种突兀的转变不免让读者心存疑窦。其实,罗伯特的这种有意为之的角色替换其实质是为了掩盖内心俄狄浦斯情结带来的焦虑感,也正好解释了他对这种机会的长久期待,展现了他那被伪装起来的俄狄浦斯情结以及他那自童年时代起就被压抑的愿望。多少日子以来,他因发现不了父爱而内心焦灼,而今角色倒置让他“找到了”父爱,他以坚实的行动回报父爱,他的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得以升华,他获得了爱的能力。
  3 爱与圣经情结
  作为短篇小说,《圣诞节的早晨》没有一些长篇那样宏伟的组织架构和各种隐喻交织在一起的原型意象,但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圣经情结也是不言而喻的。罗伯特在得知父亲也深爱着自己时,倍感震动,便琢磨着如何送给父亲一个特别的圣诞礼物,这时一个想法就像一把“银色之剑”(silver dagger)从脑子里闪现,他想起了耶稣诞生的故事。据《圣经》记载,救世主耶稣降生在耶路撒冷一家客栈的马厩中,诞生的当晚,天使奉上帝之命来到耶路撒冷,向牧羊人报告了这一重大喜讯。同时,东方三贤士也发现天上有一颗与众不同的明星,在它的指引下来到了耶稣出生的马厩,牧羊人和三贤士向圣母玛利亚母子恭送了黄金和礼品。在《圣诞节的早晨》的故事情节里,懵懂少年罗伯特似乎把父亲隐喻成了耶稣,而自己就是向救世主奉送礼品的牧羊人;另外,父亲曾对儿子解释“stable”(马厩)就像自己家的“barn”(谷仓),也暗合了耶稣降生地;还有,“一个大大的星星低垂在天空中。”[4]这夜色的描写其实也映射了耶稣诞生的那个特别的夜晚。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情境描绘其实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是圣经原型在文学作品中的 “移位”,并以隐喻的方式构成了赛珍珠笔下的“母题”。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由故事原型来决定的。[2]圣经是《圣诞节的早晨》的主要原型,在这个故事里,宗教情感的植入就像小罗伯特擦亮的那一根火柴,照彻了尘封垢闭的心扉,驱散了罪恶,点燃了对道德和爱的追求和向往,并藉此克服了自己人性上的自私。结合圣经原型来看,这是一个明显的从罪恶到救赎的历程。救赎(redemption)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自私自欲使人悖逆上帝的旨意,从而犯下原罪,沦为罪人。克服私欲,回归对他人的爱,既可得救。上帝牺牲了自己的儿子正是出于他对人类的爱,罗伯特凭藉对基督的信仰而恍然有所顿悟,而其顿悟的根源即源于爱的力量。简而言之,就是基督对罗伯特的爱拯救了罗伯特获,并使他获得爱的能力,这既是文章的大意,也反映了一股宗教力量,是我们进行文学文本分析时万万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
  [1]E.弗洛姆.爱的艺术[M].赵军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90,32.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3.
  [3]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8.
  [4]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锦(1973年-),男,郑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45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