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问”的艺术特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可见“提问”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学会技巧的起点。但“问”有巧与笨之分,笨问犹如不问,巧问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从问的定向、问的适度、问的方式三个方面研究课堂提问的科学性、艺术性,是开启学生心智、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关键。
  
  1问的定向
  
  问有定向,方可避免课堂提问中的随意性、盲目性、主观性。提问应抓住特点,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切中热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法。
  1.1特点。选入教材的课文,其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一般都具有某些特点。抓住课文特点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精华,掌握打开课文的钥匙,就会做到事半功倍。如教《茶花赋》设计这样一问:“题名《茶花赋》,为什么开头不先写茶花,却从求画而未得写起?”这一设问,就抓住了这篇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精巧的特点。
  1.2重点。一篇课文可供学生学习的东西是很多的,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从字词到句篇,不能一古脑儿都提问一遍,而要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围绕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设计提问。这样就会教在点子上,学生就会印象深刻,有所得益。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中有三个事例,可设置这样一问:“这三个事例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它们各有什么侧重点?”学生就会发现三个事例所表现的不同角度,即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思想感情不同、精神品质不同、斗争目的不同等,突出了全文的学习重点。
  1.3难点。是指针对学生学习的难解之处设问。如教《第二次考试》、《七根火柴》、《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可设计“主人公是谁?”等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诱导学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去努力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
  1.4疑点。扣住学生疑惑不解或似懂非懂之处设问,帮助学习“解惑”,探求知识真谛。如《七根火柴》中写无名战士牺牲后,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据此可设计这样一问:“在这里的‘模糊’和‘清晰’是否矛盾?应怎样正确理解?”
  1.5热点。切中学生特别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和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提问,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既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如结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在抨击“金钱至上”的腐朽思想时,笔者针对附近民办初中不少中学生辍学“下海”的不良现象,设计了这样的提问:“有些同学认为‘书不需读,脑灵就行。学不在深,有钱则灵。’你们是怎样认识的?”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钱财是身外之物,正处于读书求知黄金时期的中学生,应该先下“知识海”、“科技海”,博览群书。
  
  2问的适度
  
  设计提问有个“度”的问题。有质量的提问往往注意坡度、深度、广度、角度,以此来提高45分钟的效率。
  2.1提问要注意“坡度”。既不能让学生“坐着吞桃子”,也不能叫学生“跳起来摘月亮”。要吃透“两头”,面向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去摘取学习的“果子”。如教《变色龙》时,笔者设计了一组台阶式的问题来启迪各类学生的思维:①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②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③是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④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这组提问由简到繁,层层剖析,步步深入,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2要避免“浮光掠影”式的提问,就得注意提问设计的“深度”。如果在一堂课内,事无主次,不辨轻重地提一些“是什么”、“怎么样”、“体现了什么”等既简单又老套的问题,它会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如教《中国石拱桥》一文,有位老师这样问:“为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文中以哪两座桥为例?”这一设问,学生不必思考,就能回答。如果换成“作者为什么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这就有了一定的深度。所以,提问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善于概括归纳,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让学生向知识的纵深去探索学问的奥秘。
  2.3“文度”是指设计的提问要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如一个单元的课文教完以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请比较本单元的课文在人称、结构、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
  2.4提问还要注意“角度“。同样一个问题,由于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如教《看云识天气》,要学生了解卷云的特征,一般问法:“卷云有哪些特征?”变换一下角度这样问:“有些云叫卷云,有谁知道这里为什么要用‘卷’字吗?”其实还是这个问题,但用了“追根究底”的问法,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
  
  3问的方式
  
  说话要得体,提问要得法。得体的话,声声入耳;得法的问,题题启人心智。试以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精心设计提问为例,说说课堂设问的几种方式。
  3.1曲问。所谓“曲问“,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维拐个弯,从问题侧冀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钱老师教《愚公移山》里一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解释“孀妻”、“遗男”二词,没有采用“孀妻”、“遗男”是什么意思这种“直问”,而是别具匠心地这样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个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学生一时伤了眼,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个孤儿。这种拐弯的提问方法,不但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孀妻”、“遗男”两个词的意思加深了印象,难以忘却,取得了曲径通幽的效果。
  3.2悬问。所谓“悬问”,就像相声里的“系包袱”。教师引出悬念,诱导学生研究课文,寻找问题答案。钱老师教《食物从何处来》,一下课就提出了个怪问题:“今天早餐我吃了一个烧饼、两根油条,喝了一杯凉水,后来又吃了一个鸡蛋和一个苹果。谁能告诉我,我吃的都是食物吗?”这一提问,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食物本质特征的理解。
  3.3逆向。所谓“逆向”,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开展思想交锋。钱梦龙老师教《石壕史》时,在指导学生读懂全诗后故意引入一个矛盾:“有人认为《石壕史》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立即展开辩论,最后统一了认识:杜甫这首诗是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同情谁、憎恨谁,态度是明朗的,说《石壕史》不是一首好诗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从而使学生对《石壕史》一文的写作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4梯问。所谓“梯问”,即提问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连续展开。钱老师教《愚公移山》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②移山这件事难吗?③愚公究竟笨不笨?④有人说愚公是无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组阶梯式提问渗透了文章的字词句篇,包含了课文的关键和重点,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既能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课文,又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精心设计提问,讲究提问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能,从而使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49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