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现状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物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短缺、人口过剩、环境污染、资源开发等等,都与生物科学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中学教育中,生物教学也应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然而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课堂教学仍是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改变;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而实验教学则根本没有展开。
  关键词:农村 生物教学 弊端 发展对策
  一、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生物学科认识不足。在中学教学中,生物课历来被视为一门副课,师生都不能清楚认识开设生物学科的重要意义,很大一部分生物教师没能领会生物学科中的各种技能对农村学生的未来是多么的重要。
  2.专业师资匮乏。师资队伍的量与质都达不到要求,这种现象在农村很普遍,尤其是县、镇、乡村的初中,生物教师多是由其他科教师兼任的。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学,不少初中生物教师转教其他学科,导致生物专业教师流失。
  3.经费短缺,教学设备硬件投入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加上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生物学科常被作为一门“弱小”学科看待,教学和实验的设备严重短缺,许多农村中学缺乏实验器材,更没有生物学实验室。农村中学的现实条件与此相差很远,无法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验课开设也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二、对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1.领导重视,强化意识,摆正位置。农村中学的校长们,首先要加强“生物意识”学习,要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全球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以及实现新的农业革命都有赖于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从现在起就重视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只有各中学的领导们认识到生物学科的要性,才能强化师生意识,摆正生物学科的位置,使生物学科真正地被重视。
  2.提高教师素质,加强中学生物师资队伍建设。治病要治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能和作用,而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赖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农村中学,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高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掌握生物课教学的新动向。
  3.充分发挥农村当地资源优势,弥补实验条件欠缺,提高生物学科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拓宽教学的知识领域,将生物科学实践应用向理论课堂渗透。尽量将课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中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衔接,以缩短课堂和社会的距离。如在讲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时,可介绍如何提高光合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且围绕在生产实践中具体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讨论,然后设计不同农业场景(如大棚和大田)中的农作物进行教学实习操作,进一步讲解大棚菜通光面积和光照时间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大棚的搭建技术等内容。讲“植物的矿质营养”时,可介绍小麦、玉米、棉花等所必需的矿质元素,进而讲怎样施肥、施何种肥,以及给植物适时松土的道理、叶面施肥技术和介绍无土栽培技术等等,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基本栽培管理方法,同时引入套种、轮种、反季节栽培、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知识。讲“物质代谢”时,可结合动物育肥、食物加糖及适时阉割的内容进行讲解。近几年本地蘑菇和木耳栽培面积大大扩大了,但有些农民的菌种袋严重受污染,针对于此,结合教学“微生物”时进行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在灭菌的时间和次数等环节进行改良,解决问题。实践表明,将这些知识在课堂上适时渗透,不仅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改变传统“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幅图,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开展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带同学们到田间、菜棚、鸡场和猪舍等进行实践学习,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种植和养殖的实际操作中去,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样,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时与农民交流运用,真正达到了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综合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使得学生在实践课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延伸了他们与社会相联系的知识触角。为学生走向社会、振兴当地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艳霞.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探讨[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1):43-44.
  [2]薛琳.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固原师专学报,2002,23(3):97-98.
  [3]黎明.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22(3):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0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