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及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端于原始的技能传授,在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不断变更后逐渐发展和完善。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状况、社会状态和发展要求培植和造就了形式多样、途径各异的职业教育。无论是作为官方职业教育的设官教民、职官科技教育、艺徒教育、职业专门学校,还是作为非官方职业教育途径的私学和私人授徒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们都对承袭专业技术、繁荣地方经济,增进教育普及,促进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古代职业教育 技术 途径 作用
   新石器时代,我国产生了原始技术教育,夏、商、周三代产生了满足贵族从政需要的素质技术教育,较为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职业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春秋前中期的齐国。可见,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萌生、形成、成熟是一个连续而不断发展的过程。期间出现的各种职业教育形式都体现着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们对一技之长的关注和对培养人胜任某项工作技能即职业素质的重视。如颜之推在“涉务”一文中提及:“国之用才,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此外,《周礼・考工记》中有类似的记述:“周有六职”,“坐而论道,谓之王公;……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并对六职教育分类阐释。以上事例充分说明作者主张依靠各种专门教育来实现专精一职的人才的培养,这些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职业技能培养与教育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一、官方职业教育途径及作用
  国家或国家某些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职业教育,这一直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称之为官方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多为强制性,多是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并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服务。因此具有“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等特点,也因此为培养国家官吏或职业教育管理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设官教民
  设官教民,即是国家在管理机构中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官员,负责传播农业、商业、科技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使民众掌握某项技能,以谋生计。这种职业教育途径或者说是技艺传授的方式萌生于原始部落时期。当时,我国便产生了指导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官员。据《史记・周本记》记载,“后稷”,意为司农之官,负责主管部落的农事安排,劝导和教育人们按农事季节,因地制宜从事农林牧渔生产。此时的司农之官对部落族人进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艺的传授是我国设官教民制度的萌芽。此后商时所设农正、司民,西周的司徒等都是设官教民制度的体现。《吴越春秋》载有:“尧聘弃……拜弃为农师,封之台,号为后稷。”《路史》(后纪卷五)载有:“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上述古籍中的“教民农耕”“教民稼穑”“拜弃为农师”“教民育蚕”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及农官传授农作技艺的事实。
  设官教民制度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春秋战国时期及以前官员施行世官制,即子承父业,代代相传。这也是保证科技知识得以传承的必要手段。晋初,傅玄针对目前有学校之名而无教学之实的弊端,提出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各司其职……对于无职事的冗散官员,也应采取不督其就学,则当使其耕稼的尚学贵农措施,不使其坐食百姓。傅玄把尊儒尚学与贵农贱商并同看成事业之要务,即是把振兴教育与发展农业相协调。
  设官教民制度随着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而时兴时衰,曲折前进,为生产技艺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职官科技教育
  职官科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职业教育管理人才和具有科技能力的官吏,提高吏治效能,教师乃朝廷官吏兼任,学生为入仕宦之学僮;教学根据“官先事”的原则传授有关科技知识。职官科技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农学、天文历法等,由于与农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又与统治者利益相联系,因此倍受重视,且一直被垄断在官府。这种职业教育途径客观上传递、发展了科学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和实施职业教育的管理人才,为当时的生产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三)艺徒教育
  经历了奴隶制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我国在封建社会初期官营手工业作坊获得较大发展,艺徒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据记载,我国在唐代时就设有“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监(负责天子和皇族的生活日常用品的制作等)和“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负责朝廷的土木建筑),两监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工匠,均有培养和训练艺徒的职责。此外,在培训标准、学徒年限和考核制度等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如少府监所制定的艺徒培训标准中就学徒年限进行了如下规定:复杂工四年、简单工九个月;在考核制度方面分季考、岁考。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作为职业技能传授的重要方式的官营艺徒制在工种和规模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包括纺织、冶金、采矿、造船、盐业等方面的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系统已在宋代形成,并颇具规模。一种被称为“法式”的艺徒训练方法也随之出现。正如《宋史・职官五》中所记载的一样:“凡利器以法式授工徒”,“法式”,即包含最基本的技术知识的技术操作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宋代的艺徒训练中。艺徒教育以其严格的培训计划和训练方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匠和其他手工业操作者,有力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进步。
  (四)职业专门学校
  职业专门学校是由朝廷有关部门直接领导和创办的培养职业教育官吏的专门学校。它在魏晋南北朝时兴起,隋唐期间被纳入正规学制,宋元时期获得充分发展。这不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对经学的统治地位产生冲击,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同时,职业教育在以科举选拔为主流教育形式的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唐代职业专科学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天文历法、医学、兽医、礼仪、内宫事务等。虽然职业专门学校依附于政府部门,其功能也不免为封建王朝和政府机构服务,但它也将关注的焦点扩散到平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专门学校的创立和运行促进了教育向民间的下移和普及。
  二、非官方职业教育途径及作用
  在我国职业教育史上除国家或国家机构组织的职业教育途径外,还存在很多民间组织或私人兴办的职业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开办私学、技艺家传、私人授徒等。
  (一)私学
  奴隶社会末期,官学衰败,一些原来的职官流散到了民间,于是著书立说,组织学派,并开设私学收徒。这样,官员将本来密藏于官府的技术带到了民间,对技术普及和文化下移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官员投入到民间生产实践后,也会促进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如此一来,技术传承的作用日益增强。战国时期,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主张消弥社会等级,强调社会实利,在教育上信奉经验和实践,并以此为主旨和指导思想开办私学,授徒以生产和科学知识。内容除涉及农业、手工业、军事外,还包括数学、力学、光学等,并主张在私学中学习就是劳作,劳作也是学习。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加之保留手工行业的某些行规,墨家私学有着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教育与训练。墨家的足迹遍布北方各国,颇有抗衡儒家之势,为战国时期生产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墨家对自然科学和逻辑学方面的关注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也为后来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具有严谨务实的开拓性意义。
  (二)技艺家传
  技艺家传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和易行的一种职业教育途径。由于受等级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底层的民众基本无法接受到正规的教育,为了生存他们便谋求一技之长,并以此为生。而作为这种生存方式的技术便最早在家庭中、父子间得以传承和精进。如针织、刺绣、印染等民间技术都是通过家族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下来的。齐国采纳管仲的主张,在桓公和管仲时期曾规定:“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同时还规定了士、农、工、商的子弟应该“子就父学、弟就兄学”。这表明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家庭成为手工业技艺传授的基本单元,而且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稳固和普及。这种技艺家传的职业教育途径虽对技术的传承和改进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力和作用的范围过于微小和狭窄,不但不利于技术的广泛传播,而且面临失传的危险。
  (三)私人授徒
  虽然“学徒制度”一词的使用是13世纪的事,但作为实质性的农业技艺及日常生活经验的传授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春秋战国时期突破家庭圈子收徒,实行个别传授也已出现。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记载了医术高明的长桑君收扁鹊为徒的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技艺传授,主要是通过家业世传、设学收徒、以师带徒等形式来实现的。与技艺家传相比较,私人授徒突破了家庭父子、兄弟的范畴,接受具有一定资质的弟子作为自己技术的传人,已是一大进步,起码他扩大了技术传播的范围,为技术的普及和精进创造了条件。
  我国古代实施职业教育的途径不止上述几种,它们主要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和家庭教育之中,并且远不及经学教育那样受到重视和呵护,因此造成我国职业教育萌芽较早,而发展较慢的现实。但这是我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那时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已确实为其所存在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发人深省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严之推,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田正平,肖朗.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132.
  [3]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30.
  [4]胡钢,谷小勇.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方式[J].中国农学通报,21(9):411.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95-96,248.
  [6]徐红.中国古代科技教育述评[J].邢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22(2).
  [7]朱晓斌.中国古代职业技艺传授的历史变迁[J].职业技术教育,199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0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