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当前中学生教育热点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令,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兴国安邦的手段。在中国大力发展现代化教育的今天,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却也发现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对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便寻求解决的方法,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并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学教育 问题 改革 发展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关系到亿万学子,关系到千家万户,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教育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我们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使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国家教育部原部长周济的言辞掷地有声。“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有13亿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
  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大致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热点多且争议大;第二,此起彼伏不间断;第三,重外轻内不平衡(即对体制性、政策性的外部问题关注多,而对课程、教材、教法等内部问题关注少);第四,顽疾重而难解决。
  目前教育的热点问题较多,本文透过中学教育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分析。
  
  一、中学教育中呈现的问题分析
  
  (一)厌学情绪严重
  有人说中国的中学教育就是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此论断虽有点绝对,但反映出个问题,可见中国厌学的中学生不少。教学形式的单一,课堂内容的枯燥,考试机制的严酷,长时间的机械化思维运动,必然使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情绪。这就是厌学情绪产生的根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一个人天天面对自己厌烦的东西,那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探求知识,应该且必须作为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内容。我们注重教学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推进学生管理人性化的积极转变,加强升学考试综合能力的考核,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来提升中学生对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二)早恋现象普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学生的早熟现象也随之而来。青春的萌动使得少男少女开始产生了对异性的好感。
  早恋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归结其根源,大概主要有这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摆脱校园生活的压抑和学习的枯燥无味,寻找一种暂时的心灵解脱和情感慰籍;二是为了超越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和情感的成长历程,寻求一种浪漫人生和超凡境界。
  心灵的超载,很容易导致情感的翻车。所以早恋往往以短暂的甜蜜换取永久的伤痛。花前月下虽好,可情感无果前程无望,自然是有人哭闹有人醉,消极殉情、暴力抗情的悲剧也时有发生。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发育和情感的需求,帮助中学生排解成长的烦恼与困惑,已成为我国中学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
  
  (三)恶性犯罪逐增
  近年来中学生犯罪事件激增,并且呈低龄化、组织化发展。中学校园的问题少年成为少年犯的主体。而在学校里,这类问题少年却正好是无人问津的自由人士,学校只是他们寄生的一个场所,上学只是他们浪迹社会的一个掩饰。
  由于多数学校长期追求分数效应,缺乏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教育,致使部分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社会一些不良影响下,形成一种扭曲的心灵和极端的思想,一旦发泄就可能成为恶性犯罪。
  这类的问题少年大都是一般意义上的差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他们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在家里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亲戚的欢迎。不公正的待遇促使他们很容易走上极端,制造悲剧。如果老师多关心这类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疑虑,引导他们融入集体,如果家长多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经常排解他们的困惑,教育他们健康成长。这样,就可以为他们开创一种新的人生。
  
  二、对策与建议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调查表明,很多厌学的学生,他们一无特长,二成绩也差。
  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及时辅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甚至恐吓学生:考不上大学,你就会完蛋。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
  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在批评学生时,应以激励为主。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也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二)关于早恋
  教师和家长应相互配合,关心孩子。对于中学生早恋问题,解决得越早越好。
  首先教育者本身要充当倾听者。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一个倾听者的先决条件是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诉说,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引导。
  教育者要充当“偏袒者”。学生不愿意家长与教师知道他们的“情感秘密”。他们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羞怯。当发现学生中存在早恋时,不妨让自己充当“偏袒者”。教师适当地替学生保守隐私是尊重学生人格。这不会使问题扩大,反而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青春期的学生有一种逆反心理。“棒打鸳鸯”只会使孤立无援的两个人风雨同舟。如果我们珍视他们的情感,并和他们一起审视这种情感,会比粗暴干涉的效果好得多。
  
  (三)有效控制中学生犯罪的途径
  学校必须转变“智育至上”的传统教育观念,不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应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对学生建立正确的综合评价制度,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并结合中学生青春期特有的心理特征将心理辅导纳入日常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自制力,防止因小事而发生恶性案件。对早熟的学生要加强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疏导,防止犯罪。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对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治疗。因在校学生犯罪多发生在课余时间,学校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课余兴趣爱好,让他们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在课余时间得到满足,减少与不良事物的接触机会。
  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当加强法律宣传,让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负有法律责任的各个主体明确并且承担起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各职能部门也应当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如文化、工商等部门可加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整顿校同周边的书摊、美容院、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铲除黑网吧等工作。而公、检、法、司等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则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认真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并通过在学校举行模拟法庭、以身边案例现身说法等丰富的形式,使法制宣传更加符合学生特点,更贴近社会现实。
  
  三、结束语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中学教育又是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作为个体,它承担着一个青少年成长期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及人生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整体,它则承担着一代代国家新生力量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公德及国民素质的塑造。我们只有在面对这些热点问题时不断更新和改善教育方法,不断摸索和实践,才能寻求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前行与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7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