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的现实直接投射到在校大学生当中,给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文章就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注重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贫富差距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彭文英(1972- ),女,四川隆昌人,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庆市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8-GJ-100)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2-0088-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向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转变,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这种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的现实直接投射到大学校园中,加上大众化高等教育和交费上大学政策的推动,大学校园的贫富差距现象日益严重,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大学生的贫富差距现状
  在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这些贫富差距现象直接投射到大学校园中,导致大学生的贫富差距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解大学校园里的贫富差距现状,笔者所在课题组对重庆市7所高校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主要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82份,回收有效问卷643份,有效回收率94.3%。调查结果显示:在643份有效问卷中,大学生月生活费200元以下的46人,占7.2%;200~300元的181人,占28.2%;300~400元的223人,占34.7%;400~500元的96人,占14.9%;500~800元的76人,占11.9%;800元以上的21人,占3.3%。其中,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227人中,209人来自农村,占92.1%;500元以上的97人中,84人来自城市,占86.6%,且绝大多数来自东部城市。看到课题组统计出的这组数据,才切实体会到社会的贫富差距已深深地嵌进了大学校园,嵌进了大学生们的生活,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校体制改革后,不少大学生面临更大的生活、学习压力,尤其是一些贫困生在学习之余还要为学费、生活费担忧。据统计,2008年,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约1560万,贫困生超过450万,其中特困生近250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自卑、抑郁、自闭、仇富、仇社会等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学生高出20%①。为了解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课题组将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227人与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上的97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作比较,结果如右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造成严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因自卑产生抑郁心理
  从广义上讲,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恰恰是这种自卑心理的积极效用,使得我们每一个个体能够敢于追求,勇于改变,超越现存状态的原有自我。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言:“人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对自卑感的补偿和超越,是自我的实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都是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来的。”②从这个角度讲,对自我“卑”的关注,正是个体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对自我“卑”的承认,是树立目标和付诸实践的根源所在。然而,一些大学生因贫富差距而产生的对自我“卑”的关注,已经超越了意识控制的层面,成为无意识自卑感(阿德勒称为自卑情结)。这种自卑感不仅对大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将大学生置于自我编织的心理阴影下而郁郁寡欢,甚至阻碍大学生个人人格的正常发展。
  (二)仇富进而仇社会的心理
  中国人历来崇尚平均,“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根深蒂固。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往往要通过国家提供贷款或学校提供勤工俭学或外出打工来维持生存。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则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花钱大手大脚,追逐前卫和新潮,崇尚个性和品位等。富裕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优越感,无形中加重了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这种因贫富差距而引起的心理落差,将不少“穷学生”的原有价值观冲击得支离破碎,随之而来的是震撼、羡慕、妒忌、不满甚至仇恨等“仇富”甚至仇社会的心理。③有一名学生原是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因嫉妒憎恨别人在生活条件上比自己好,为弥补自己的所谓不足,多次行窃,成为惯偷。
  (三)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心理
  面对贫富落差,贫困生大致有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坚信只要自己有了真才实学,总有一天会改变贫穷面貌,因而更加刻苦攻读学业;另一种则是经受不住富裕同窗物质上高消费的诱惑,心中的天平慢慢倾斜,渐渐变得“一切往钱看”。前者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后者则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腐蚀作用,很容易使人走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斜路。④主要表现在:
  第一,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第二,人际关系世俗化、金钱化。大学生人际关系本应是单纯、融洽、和谐的,但是在市场经济、贫富差距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出现了功利化现象,受到了实用主义的消极影响。
  第三,对待学业不求上进,只求实惠。一些贫困学生为追求金钱、追求享受,把大学生的天职――学习抛在脑后,不求上进,只求实惠,重才轻德,认为当今社会是适者生存,能力、才干第一,德则次之,不愿扎扎实实地打基础,心态浮躁,学习作风漂浮。
   第四,理想、信念淡化,胸无大志。受贫富差距影响,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把实惠、物质享受当做价值追求目标,学习没有动力,更谈不上刻苦钻研,对付老师,应付考试,热衷于谈情说爱、吃喝玩乐。
  (四)自闭以致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一样,渴望人际交流,追求友谊,尝试恋爱。然而,他们由于生活拮据,忙于为生活奔波,既无经济实力,也无精力进行人际交往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久而久之,产生自闭心理导致交际困难。校园里大学生们的顺口溜:“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充分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
  三、应对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策略
  (一)缩小贫富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长期以来,借助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城市从农村汲取了几十年的财富,致使城乡差距一步一步拉大,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次突破1万元。大学校园的贫富差距现象可以说是城乡贫富差距的缩影,城乡贫富差距缩小,大学校园的贫富差距也必然缩小。要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当前的有效途径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三十多年前,日本的城市靠着农村的原始积累实现工业化腾飞之后,开始将高速公路、管道煤气、排水系统修到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在西方,几乎所有借助农业积累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在工业化、城市化实现之后开始向农村输血,这一过程平均是20年。而在中国,日益繁华的城市也到了必须反哺农村、反哺农业的时候。应通过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两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二)注重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贫困高考生中,81%的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的家庭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贫困大学生们在上大学前,大多数已属当地政府救济的对象,在他们克服了种种艰难和困苦考上大学,远离家乡,来到大学所在的城市求学时,面对远高于家乡的生活费用,他们往往陷入彷徨,感到一筹莫展。要让历经苦学考上大学的贫家子女设有后顾之忧地安心学业,衣食无忧,唯有注重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才能得以实现。
  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因为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教育也以其巨大的力量而塑造公平。对于穷人来说,教育是改变贫穷现状的一个根本途径,一个人受过良好教育,个人本领增强,收入就相对较高。所以,治贫最主要的手段是教育,这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支撑点。没有教育上的公平,社会阶层就很难流动起来,这样的社会是危险的。教育一旦患上“嫌贫爱富病”,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不得不止步于高校校门之外。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
  (三)大力弘扬大学精神,营造和谐温馨的精神环境
  大学是社会之楷模,文化之中心。当下高等教育的经济基础仍是一个个单独的家庭,家庭有贫富差距,来自家庭、从家庭获得经济来源的学生也自然有贫富之分。大学生与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区分在于:社会人要直接赤裸裸地面对着贫富差距这个既成事实,而大学能通过自身一套独立于社会的价值判断来整合贫富差距的原初社会身份,去除贫富差距的影响,在平等的“大学生身份”下,站在平等的心理起点上去进行竞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中,贫富差距现象也存在,但那时校园内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并没有成为问题,这是因为大学教育有足够的影响力把大学生都牢固地凝聚在“好好学习”这个价值标准下,“贫富的对比”处于非常弱势或者被人蔑视的边缘地带。而如今,大学校园内的贫富差距现象已成为问题,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人成才,这表明大学教育的影响力正在弱化。
  如何增强大学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学习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强弱、思想的厚薄、道德品质的高低标准的设立来重新整合学生的身份,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不管进大学之前的身份是什么,不管家境如何,父母有何等地位,也不管出身农村还是城市,在大学教育下,都面临着同样的标准,即学习专业知识、修养道德品质、沉淀人文思想。在这些方面做得越好,也就越能得到赏识,越能获得别人的尊敬,越有荣誉感。只有在大学教育这种价值体系的牵引下,原初那些带着不平等烙印的身份才能被消解,从而为大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精神环境,引领国家、社会的进步。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贫富分化问题,树立正确的贫富观、消费观
  首先,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出现的副产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市场经济当然也不例外。实际上,除了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存在贫富不均的问题。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高校里贫困生依然存在。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由国家保证,都能过得去,但与工人、干部子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此,大学生自身必须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贫不等于屈辱,富不等于荣耀,父母不能跟你一辈子,路,迟早要靠自己走。无数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只要乐于抗争, 勇于进取,穷不会一辈子持续;相反,仅靠父母,不思进取,甚至妄自尊大,不奋斗,富也会变穷。其次,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习上。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只要掌握了知识,拥有了能力,致富是早晚的事情。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要勤俭节约;贫困生更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切不可因为别人的浪费或高消费而自卑,应将攀比心理集中到学业中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贫困使我们面临许多困难,需要吃很多苦;但它也考验了我们的毅力,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只要能够考得上大学,党和政府已经保证帮助我们能完成学业,无非是再吃点苦罢了。无数实践证明,不经过艰苦磨难的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业。因此,贫困生要与别人比“谁最能吃苦”“谁最能学习”“谁将来会对国家的贡献大”,而不是与别人比“谁有一个好爸爸”“谁现在穿得好”“吃得好”“玩得美”。家庭经济条件好,固然好,但是现在没有,那就需要自己创造。只要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就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五)增强“自我造血”的意识和功能,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们需真正树立起自立意识。在国外,孩子18岁后,父母就不再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经济来源是孩子靠自己打工、赚钱来养活自己,此举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能力。我们应该倡导这一观念并借鉴国外的做法,要让学生进入校门后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发展,这样也会适当缩小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其次,学生自己要转变观念。贫困生应该明白:贫穷并不是自己的过错,也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需要社会照顾的弱者,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与其用一百个理由证明自己贫困,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劳动,战胜贫困。正如湖南怀化学院特困生洪战辉在中央电视台“2005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上说到道:“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资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劣势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第三,要艰苦奋斗,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大学有责任为大学生们树立“自强自立”的求学精神、求学氛围,只有凭借这样的求学精神涵养和支撑的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注释]
  ①张晓琴,陈松.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50.
  ②阿德勒.超越自卑[M].刘泗,编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83.
  ③邰永琳.大学生仇富心理初探[J].青少年研究,2004(2):39.
  ④王勤,王妮妮.贫富差距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2):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8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