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独立学院要想持续稳定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建立自己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监控与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 (2008)03-0036-03
  [作者简介]施鹏程,吴燮元,李季良,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 310014)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机制、新模式,是优质本科教育资源的扩充,也是本科教育机构的类型补充。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比较合适和准确的定位是教学型高校,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构建独立学院自身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教学质量的特性
  
  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特性,是独立学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前提。
  1.教学质量标准是动态发展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质量标准也必须与时俱进,要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其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也要因质量标准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变化。
  2.教学质量指标具有复杂性。高校教学是高智力群体的创造性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这些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多重因素决定了教学质量指标不同于衡量一般工业产品质量的清晰的定量指标,是一个难以精确量化的复杂系统指标。因此,对于教学质量,不仅需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更多的需要定性分析。
  3.教学效果有延时滞后性。课程教学质量常常到课程结束时,甚至到进行后续课程学习时才会反映出来,而专业培养的整体质量也常常要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反映出来。因此,仅对教学结果进行监控和目标管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加强过程管理。
  4.教学质量的保障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把教学组织仅仅看成是组织教师和学生上课的过程,而应当从政策、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协同并进。不同的职能部门在确保教学质量目标实现方面必须负有各自明确的责任,切实履行所承担的质量管理职能。
  5.教学质量评价有社会化趋势。学校教学质量高低不是仅由学校自身或上级主管部门来评价的,而是最终要由广大用人单位来评价的。因此,学校教学质量问题一定要注意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反馈意见,包括学校的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实践性环节等。只有汲取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意见、建议,才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
  
  二、独立学院的特殊性
  
  在独立学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必须准确把握独立学院的特殊性。
  1.生源素质普遍偏低。独立学院的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不够刻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报负水平不高。因此,要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就必须加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
  2.外聘教师管理较难。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编教师,二是外聘教师,包括原举办方的教师。外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评价难度往往大于在编教师,而且,外聘教师往往疏于因材施教,他们会把对“一本”、“二本”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加改变地搬用到独立学院学生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要特别关注对外聘教师的管理。
  3.独立学院差异较大。各个独立学院由于历史不同、母体学校办学思路不同,往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差异较大。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在遵循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独立学院的各自特点。
  
  三、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秉承“全面、协调、持续改进”的科学发展观,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我们构建了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见图1)。
  
  1.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应当对构成教学质量的要素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监控与保障。其监控保障对象有:(1)优化的培养方案。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2)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精心的教学准备。它们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3)严格的教学实施管理。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4)教学效果。这是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目的,监控教学效果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有助于下一轮教学改革和质量的改进。
  全过程是指教学质量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即从市场调研、培养方案开始,到教师管理、课程建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抱负水平提升)等,最后到毕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形成。全员性是指独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教学质量管理,他们的工作质量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充分认识到: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每个部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总目标而开展工作。
  2.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构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多数独立学院只是将教学质量监控的职能分散在教务、督导、学工等部门进行。这种试图以分散的监控来保证需要系统协调的教学质量的做法,必定会产生如下无法解决的问题:(1)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对教学质量总负责,造成没人去有动力、有能力、持续地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2)各部门分散的权限不可能督促其他部门配合并尽快解决综合性质量问题。如面对到课率低的问题,教务部门偏向于认为学工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做得不够好,而思想政治部门偏向于认为是教师讲得不够好,最后没人牵头解决这些问题。(3)分散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必定导致制度不系统、不完备,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不全面、不科学,无法建立一个贯穿始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要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必须设置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部门,在学院一把手的直接领导下,在各委员会的指导下,领导、协调、考评各相关部门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职能,对学院教学质量负总责。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不是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该机构的专职工作人员必须由懂得教学质量评价规律、具备丰富教学管理与评估经验的人员组成。人数不需要很多,但一定要精干、高效,并赋予其较大的职权。
  3.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标准。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强调“应用型”、“多样化”、“实用性”,因而制订质量标准应该遵循导向性、科学性、激励性、可操作性及人本化等几个原则。所谓导向性,就是所制订的标准要有利于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科学性是指所制订的标准既要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校的实际状况、符合教育部评估方案中的指标和观测点,又要考虑各教学环节的特点和评价者的身份,针对不同的环节制订不同的标准,针对不同的评价者(督导专家、领导、同行、学生)制订不同的标准;激励性是指通过标准的制订和执行,要能够保护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要能激励教师主动参与评估,通过评估促进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操作性是指所制订的标准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动机与效果的结合、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人本化就是以人为本,以评估的主要对象(教师和学生)为本,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监控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在独立学院,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质量标准有:培养方案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教材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体育课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和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等。要通过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既为日常教学检查和评估提供依据,也要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标准。
  4.制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制度。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障,要依托一套全面覆盖的、具体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来实现。主要包括:(1)培养方案修订评审制度。要按照社会需求,具体做好调研、培养规格论证、资源条件分析、国内外同类教学计划比较、院系汇报答辩、专家论证评审等工作,对培养方案进行完善与修订,以保持培养方案的先进性、权威性、适用性。(2)专家委员会制度。举凡教改项目评审、教学建设项目评审、教材评审、课程评估、成果评审、教师评优、教学制度修订等,都要根据各委员会的意见进行决策和组织实施,积极发挥专家教授在学校质量管理中的职能。(3)教师培养制度。师资是最核心的教学质量要素,要以教师的培养、指导为主,以检查、监控为辅,建立试讲、观摩、举办讲座、随堂听课等全程培训制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对于外聘教师,要建立院情介绍制度,以帮助外聘教师因材施教。(4)“三段式”(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主要检查教学秩序、教学环节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检查及时纠正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师生重视教学,同时便于教学管理部门及时把握教学状况,以进行适时调控。(5)教学督导制度。聘请责任心强、具有丰富教学或管理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组成校院两级督导专家队伍,制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明确督导工作职责。通过听课、检查试卷、毕业论文、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一些深层次的教学质量问题,协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6)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应把课堂教学评估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对评估的程序和操作方法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在教学秩序稳定的条件下,可采用学生评教、同行专家评教、领导评教的综合途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反馈给受评教师,对于结果很差的外聘教师要做恰当处理。(7)听课制度。通过学校领导听课、院系领导听课、教师同行听课等,了解教学第一线的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保持教学秩序的稳定。(8)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信息员可以由教学秘书担任,也可以由各班的学习委员担任。信息员要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学生学习状况定期集中反馈,以推动教风和学风建设。(9)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可采取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的方式包括问卷、实地调查等,调查的结果应作为修订本科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的重要依据。
  除了以上制度外,还有许多制度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管理人员考核制度、教师教学质量业务档案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师教学竞赛制度等。要对这些制度不断加以完善,才能形成计划、运行、控制、反馈、改进在内的质量管理循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辉,季诚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潘晓卉,郑家茂.构建科学高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5,(01).
  [3]王薇,施鹏程.独立学院“学生评教”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09).
  [4]张爱梅,董光辉.关于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06).
  (责任编辑:袁海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67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