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勤工俭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国家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是高呼“素质教育”的结果。本调查通过了解赣州市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并对此进行分析,为今后学校对相关方面的工作进行改进提供帮助。
  [关键词]勤工俭学 赣州市 大学生 高校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邓小平、周恩来等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留法时,就以勤工俭学的方式来支付学费和维持生活。近年来,学校教育体制的改善,使得呼声最高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程度上为大学生兼职作了向导,特别是家长老师观念的改变,更鼓励了大学生勤工俭学。那么,现在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对此我们对赣州3所高校学生进行了勤工俭学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结果与分析
  
  1.参加勤工俭学情况及目的。调查结果显示,赣州市3所高校65.9%的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都是锻炼能力,而以钱为主要目的的占25.8%左右,其他的占8.3%。这说明赣州市高校大多数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能力,为自己以后的择业增加一些经验。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政策,全国上下大学生数量剧增,造成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巨大,毕业等于失业,如果仅仅掌握校园里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社会上许多大型招聘会可以看到,文凭证书仅仅是敲门砖,而要想升迁就必须凭借实力。许多大学生站得高看得远,他们早早地走进社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中去,通过提前接触社会,学习工作经验,培养工作能力,熟悉社会“潜规则”,扩大接触面,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时间观念。
  2.勤工俭学择业方式。择业前愿意选择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62%)占多数,而实际参与的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学生(74.0%)占多数。说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择业方式在实际参与前后有显著差异。
  高校校内会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如宿舍、教学楼的看守员,图书馆的整理员等,但由于校内勤工俭学工作存在工作岗位少、工资较少、工作机械,不能充分施展学生的才能,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校外勤工俭学。
  3.勤工俭学的择业时间。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其中43.7%的学生选择放长假的时间去参加勤工俭学,38.7%的学生选择周末去参加勤工俭学,仅1.75%的学生选择不定时的勤工俭学方式,说明大学生选择勤工俭学的时间尽量不影响学习。从大学生的择业时间来看,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合理的分配时间,把学习放在首位,其次才是锻炼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假期无课业的负担,时间也较长,有更多的时间可供自己自由掌握和灵活支配,且在假期工作机会也更多。
  
  二、讨论
  
  勤工俭学普遍被高校在校大学生接受,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由于勤工俭学正逐渐走进大学校园,越来越多的老师父母由以前的反对到中立直至现在的鼓励,大学生对勤工俭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大学生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勤工俭学工作,勤工俭学的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并且逐渐得到社会的全力支持和保障。我们要紧跟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新观念。
  从社会角度来看,大学生勤工俭学对社会不但没有危害反倒有一定的好处,应当摆正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态度。所以有关部门应加强立法,加大工商管理部门对勤工俭学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取缔非法的中介机构应,成立更多的专供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机构或场所,为大学生勤工俭学提供更多工作岗位。
  从父母角度来看,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尊重子女的决定,同时可以帮子女做参谋,把把关,出出主意等。因为当代大学生最终还是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参加勤工俭学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从学校角度来看,正确对待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比如:学校可以宣传勤工俭学方面的有关政策,召开勤工俭学经验交流会等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勤工俭学、参与勤工俭学。另外,学校也应提供明确的勤工俭学岗位信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桥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规范校园内粘贴的各类招聘广告,防止学生上当受骗,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上发挥作用。
  大学生在勤工俭学扮演的主要角色,在勤工俭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自己要有明确的意识。首先,端正目的。当代大学生生存意识明显增强,适当地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功利化的心态过于严重便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影响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仅仅是因为好奇而参加勤工俭学也不利于大学生的锻炼。其次,选择合适的、真正能锻炼自己的职务。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如果因为勤工俭学荒废了学业那时得不偿失。第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第四,最好与亲人老师朋友商议,广泛征求建议。第五,在勤工俭学过程中要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学生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邓演平,张帆等.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72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