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致大海》与《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比较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意象是诗歌传情达意不可或离的艺术手段之一。《致大海》和《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同样都以大海为主要意象,但两者有很大不同。普希金笔下的大海是实写,海子笔下的大海却是虚写。
  关键词:大海 虚写 实写
  
  意象是诗歌传情达意不可或离的艺术手段之一,抽象的情思常常需要借助具体的意象来表达。因而纷繁的自然风物与人文景观就常常被诗人诗化地处理成了意象进而引入诗歌。由于意象富有隐喻、暗示、多义等特质,因此我们对意象的理解就不能单一化、笼统化。普希金的《致大海》和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两首诗都出现了意象――大海,但诗人借此传达出的情意却大相径庭。
  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是在1812年的卫国战争和十二月党运动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了俄国第一代革命家――贵族革命家的政治理想和他们的思想感情。”①他就曾借着他的著名诗篇《致大海》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理想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普希金的《致大海》一诗共十五个诗节。一、二节是诗人对大海的依依惜别。诗人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赞美大海是“奔放不羁的元素”,他把“大海”当成了一个“友人”;第三节起,中间十一个诗节都是诗人面对大海产生的追忆和联想:“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那低沉的音调……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选自第四节《致大海》②)大海听凭自己的意志保护着或摧毁着渔船,自由驰骋令人迷醉。但是诗人却受着折磨。诗人想逃离沙皇与反动贵族残暴、高压统治的俄罗斯而不得,只能岸边徘徊。诗人是崇拜拿破仑、拜伦,因为他们是大海的化身,是他们赋予了自由最崇高的荣誉;诗的最后二节,诗人不得不再次向大海作深情告别,但大海的“雄伟壮丽”,她所代表的冲破一切的激情和自由的精神诗人将永远铭记在心,并为之奋斗一生。大海就是诗人自由和解放的理想。虽然理想一直受到压制甚至打击,诗人也并不因此而意志消沉。
  另一首浪漫主义的诗歌是中国诗人海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所作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正如海子在诗中所希望的那样:他的诗确实能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是一副多么自在悠闲的生活画面。“粮食和蔬菜”加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一所房子”,这是一座打动人心的风景秀丽的海滨小屋。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生活方式让诗人感到幸福如闪电般震撼人心。(以上诗行选自《海子诗全编》③)。
  跟普希金的抒情诗《致大海》一样,大海是海子的这首诗中一个主要意象。何为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易经》)。意象是解读文本的关键。由于意象具有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因此在意象的理解上就有既单一又复杂的特点。同样都以大海为主要意象,但两者有很大不同:普希金笔下的大海是实写,海子笔下的大海却是虚写。
  首先,从诗中的描写文字来看:在《致大海》中,普希金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赞颂大海。第一节中:“再见了,奔放不羁的元素……你的高傲的美闪闪耀眼”,第四节:“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那低沉的音调,深渊之声,/还有你黄昏时分的寂寥,/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总而言之,大海具有变幻莫测的激情,有时平静、温顺,有时却被强烈的激情所支配而掀起滔天巨浪,“磅礴、忧郁、深远”,“顽强而又坚韧”。虽然,大海也在海子的诗中反复出现了三次,一在诗题,另两处都在每一诗节的结尾,而且诗人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里“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但是诗中并未对大海作具体地描绘,甚至与大海相关的内容也一无所有。加 “面朝大海”四字,是借助大海的无垠一下子就把场面开阔起来,在繁花似锦的平原上,一所小屋面向着广阔的水面如镜的大海。这里的大海是温柔、平静的,没有巨浪翻腾,最多也就是浪花轻轻温柔地拍打着海岸,“春暖花开”给人的感觉是如此温馨和恬美。大海在这里起到了开阔意境的作用。但是,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在这首诗里我们不知道诗人眼中的大海的具体形象是怎样的,大海在这里并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生命。说到底,只是一片辽阔的水域而已。所以,大海不是真正意义的大海,只是“大水”罢了。
  其次,考察诗人的整体创作情况,普希金的诗中常出现广大的农村、浩瀚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漫天的风雪和自由喧腾的大海,这些意象都有的共同特点就是奔放和阔大,都是诗人一直向往的自由理想的象征。而海子的诗中,麦地、土地、太阳是永远的主题。特别是海子对土地、河水等一系列陆地意象有着特殊的感情,《亚洲铜》(指的就是土地)、《河流》、《但是水,水》、《阳光打在地上》等等。海子于1964年生于安徽的一个农村,十五岁时考取大学后留京任教,毕业后基本上是在北京度过,但是基本上一直住在僻静的昌平,期间两度进藏,直至1989年,这基本上就是他的生活轨迹。海子生长在农村,在城市工作后,爱情不如意,诗歌也没有得到当时北京诗歌界的认可,所以还是很眷恋农村的生活。从诗中看,春暖花开构成的绚烂场景与大海似乎并不搭配,花是典型的陆地意象。温暖的春天里花儿竟相开放的场景应该也更适合或更可能在内陆欣赏。联系整首诗来看,海子提到要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他描绘的幸福生活的画面是典型的小农社会里的农耕生活图,这幅图画千万年来一直为中国古代诗人所津津乐道,比如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而这一切与我们印象中的大海是多么地格格不入。大海这种海洋文明象征的意象是不适合进入诗人的农耕生活中的。尽管诗人也曾说过要周游世界,但我们相信,诗人肯定也是骑着喂养的马一起走的,因为代表现代文明的交通工具肯定不为诗人所喜爱。诗人在整首诗中宣扬的就是要离开现代社会陌生人即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去享受自己悠闲自在无忧无虑无人打扰的隐士生活。
  反观普希金的《致大海》,诗中出现了一系列与大海相关的意象,有(大海的)岸边、波涛、岩石、港湾、声浪、水影波光。可以说普希金笔下的大海是真实的、具体可感的,自由是诗人借大海这个意象传达出的精神。而海子的诗中的大海则是诗人虚晃一招,是虚写,这里的大海既没有被诗人予以具象描绘,也没有由大海而引申出来的精神提炼。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面朝大海在这个诗句中作的是状语,主体部分是春暖花开,故从上文分析来看,春天、花是典型的陆地意象,而大海是典型的海洋意象。
  海子使用了大海这个意象,但这个意象并未起到其本身的表情达意的效果,所以大海在此是虚写。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曾出现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写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整首诗描绘了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写春江附带提到了大海,一下子把春江月夜的画面放大了许多。这里大海就是起着这个作用。诗的重点不在大海,大海是作为春江的陪衬物出现的。春天江水解冻,水势特别大,在诗人眼里,可能觉得写大海也无异,才有“春江潮水连海平”一句。
  这种情况的产生并非一种偶然,如若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角度考察,还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的。中国虽然有很长的海岸线,但一直没得到什么利用。古代中国人主要生活在内陆,特别是中原,这里是黄河流经的地方。大部分城镇逐水而建,人民环水而居。这里的“水”多是大江、大湖,而不是大海。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是无法想象大海的宁静与狂燥,温柔和乖戾的,只是以观鉴欣赏的角度,从游离于大海之外的视点来赞美比湖(江)水更壮观的自然景象。浸润传统中国文化里的国人喜爱平和、冲淡,偏爱宁静的东西,而充满动感、激情的事物是很难博得古人欣赏的。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的固有的心理模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五四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时候,出现了一位诗人郭沫若,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在一部《女神》中连续二十六次热情讴歌大海。大海象征了时代的精神:“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只有大海才能喷薄出如此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但经过长时间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积累,大海已经成为了固定情绪和习惯性联想的程式化意象。因此,现代诗歌中的海意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可能是对传统海意象内涵的一次不自觉的呼应。
  
  注释:
  ①徐稚芳.俄罗斯诗歌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②普希金.普希金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③海子.海子诗全编[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俞媛媛,重庆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75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