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第37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高考试题,史学观念,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5-0051-02
  
  2008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第37题,以其新颖性、能力型和高难度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眼球,引起了广泛热议。考试结束后,大部分考生都反映此题难度很大。鉴于每年的高考综合题对高中历史的教学、命题、考试等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因此,有必要对该题进行深入研究。
  从考试测量的角度看,该题较好地体现了高考文综试题命制的三个基本目标。其一,命题的立意,即试题的主题思想。该题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中国古代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科举考试制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民生问题之一,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缓和社会各阶层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二,能力考察目标,考查考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归纳、比较、知识迁移和学科表述能力,该题从比较中外选官制度异同的角度,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比较能力。其三,考生通过答题提升认知与理解能力,也就是使考试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就该题而言,考生通过答题,有利于形成对“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推动了社会进步”这一“前所未学”的历史知识的认识。
  
  
  从史学观考查的角度看,2008年的历史高考试题是在高中新课程稳步推进,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日益被推崇的背景下出笼的,因此,渗透了较为鲜明的新史学观念。从大的方面讲,该题考查的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将唐朝科举制和英国文官制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加以考察,二者虽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命题者的审视角度不同,他们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从现实追溯到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显然,该题强烈地折射出当前有关“高考改革”这一热门话题。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以此作为考试测量的主干知识,在此基础上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是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思路。
  从设问的角度看,命题者要求考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试题给出的阅读材料并不多,文字量也不是很大,至于“结合所学知识”,指向并不明确,全靠考生的理解。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式,对该题的设问、能力考核、教材依托作一列举:
  唐代科举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其中尤以进士科为重,这是教材所强调的,教师一般都作为重点内容讲述,介绍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的作用。教师如果有意识地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认识到教育作为民生问题之一,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重大作用,可能有助于学生回答第四问。人教版必修一新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对科举制度作用的表述较为全面,增加了“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表述。也就是说,参加2008年全国卷l高考文综测试的考生,即使将新版教材有关唐朝科举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表述和盘托出,根据参考答案,仍然得不到满分。这表明新版的《中国古代史》仍存在明显不足。根据我的经验,估计许多教师与学生平时不会注意进士科尤盛的原因,因为这句话在教材中虽有说明,但只有一句结论性表述,限于课堂教学时问,教师不太可能对此深入挖掘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此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可能会把学生难住。试题告诉我们,虽然唐代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已被抛弃,但其体现的才学本位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却显示出无尽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犹存。
  “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的提法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没有出现,参考答案也无法从材料中提取,这便要求考生学会知识迁移,把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与英国文官制度相联系。从这一角度作答,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英国近代文官产生及文官制度确立,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有很大关系。革命使官员不再由贵族垄断与世袭,但到18世纪末,英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文官制度,“无常规可据”。直到工业革命爆发,公平竞争的规则以考试的形式进入官员的选拔程序之中,才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因此,该题的难点在于需要考生认识到“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政治、经济方面已经挖掘得较为深入与全面,但文化方面则显得过于宽广,因而有更多的文章可做。近几年的高考已有对这方面的侧重,例如考查工业革命对家庭观念、就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的影响。这次则转向了工业革命对文官制度形成的促进作用。这表明,重点知识永远是考试热点,教师对此应有广阔的历史视野。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题对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现行的高考试题对历史学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要素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多从考查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入手,能力立意的意向十分鲜明。学生在展开试卷的同时,也是在展开历史演进变迁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说,试题没有将具体的历史知识仅仅当成单一、孤立的个体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在历史的动态演进中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来最大限度地考量学生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史学观念、史学知识必须有一个新的提升,高度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除了树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历史结论而不知所以然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其解读、分析和比较历史材料的能力;勇于尝试从新的角度或多角度对重点知识进行必要的探究、拓展和加深。
  但是,仍旧困扰笔者的问题是,面对难度日益增大的高考历史试题,历史教学就一个问题的学习,究竟深入到什么程度才合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怎样做才切实有效?
  
  [实习编辑:李秀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76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