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构建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构建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摸式的基本原则和构建实践教学内容模式、实践教学实施模式、管理与保障模式、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观点,在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项目教学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它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实践教学并不能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从属环节依附于理论,更不属理论教学体系,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形成职业能力服务。因此,必须从职业能力的要求入手分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一)基本原则
  (1)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通过调研归纳总结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此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框架。
  (2)职业性。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实践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依据“就业为导向”,知识模块组合、职业知识理论以“必需、够用”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职业技能的培养要体现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3)创新性。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创新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坚持贯彻“模块式培养、项目化实现、零距离对接”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主线,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在解决好理论教学“必需”和“够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训练的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并轨,建立符合技术应用型专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开发课程体系
  以工作模块为框架,开发课程内容结构和课标体系。通过工作分析和学生需求分析,建立与工作结构相对应的项目课程体系。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可分为三个模块,即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构造高职课程体系应当体现以下三点。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实现理论与实践合一的体系。
  (2)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但又是相互渗透的。
  (3)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三方面应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
  工作结构中的能力项目应与相应课程内容有效对接,每个能力项目既可作单元又可作模块,这样的课程结构在设计上既体现了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思想,又减少了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的偏差。
  四、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模式
  (一)校内教学组织流程
  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组织安排。一部分时间学生在校内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通过专业知识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训练和顶岗实习等多层次、多阶段的实习方式,形成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有机结合的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
  (二)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组织流程
  会同长虹、长钢、九州等企业专家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做好顶岗实习课程“三个阶段”的教学组织。
  (1)顶岗实习准备阶段。根据IT企业用人需求,确定供学生顶岗实习的IT企业。组织学生学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文件和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实习内容、职业岗位纪律、生活等进行具体安排与指导。同时,向学生公布毕业设计课题,结合顶岗实习任务,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
  (2)顶岗实习工作实践阶段。学生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和顶岗实习的要求到岗,企业根据需求提供生产实践工作场所和条件,企业实习指导教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培养的教学和训练,学生每周填写反馈表,做好顶岗实习阶段总结。
  (3)顶岗实习总结阶段。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能力及实习表现进行考核,带队教师结合学生在企业表现和顶岗实习业务报告对学生进行测评。
  召开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总结大会,向学生颁发顶岗实习证书,评选顶岗实习优秀学员,进行顶岗实习的汇报演讲。带队教师对顶岗实习进行总结,并对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完善顶岗实习方案。
  (三)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规范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实验、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实训等教学实践,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五、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校企合作共建稳定的实训、就业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顾问委员会成员。产学结合、工学结合,聘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授课等,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和服务理念为中心,产业和教学相结合、认证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按照“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培养模式制订专业培养方案。
  六、以项目课程的教学需要,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形成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上佳途径。它将传授知识与现场感悟结合起来,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将获得实践经验与技能技巧结合起来,将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将学历教育与获取职业资格结合起来,将单一的、理论知识的应知考核评价体系与综合的、实践知识与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结合起来。
  七、对专业师资配置及任职要求的建议
  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当前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
  (1)具有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
  (2)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评价教学。
  (6)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
  (7)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
  (8)具有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八、对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置的建议
  要实施目前的研究方案,需要有大量的设备投入。仅靠学校自身资金投入是不够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企业的设备有更新周期,学校投入资金购买设备是跟不上企业设备更新的。因此,除了学校自己建设实验实训室外,还必须与企业合作,开辟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1)为配合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学校新建计算机网络实训室、计算机软件实训室、嵌入式开发与创新综合实训室和计算机游戏开发创新综合实训室等7个实训室。
  (2)为配合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和绵阳长虹、九州、成都软件产业园等4家企业建立校外培训基地。
  九、质量保证的实施体系
  实践教学实施形式主要有课程实验、课程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实施形式。
  课程实验是为具体课程教学设计,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课程实验项目应以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为主,避免开设验证性实验。
  生产性实训是将学生置于具有职业氛围的工作环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入企业真实项目的实战,通过生产性实训,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顶岗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到实际生产环境中,深入具体岗位,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于实践中,以此提高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结束语
  通过全面了解职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研究国外有关提高职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资料,并进行总结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紧迫感和必要性。通过对行业、企业的需求调研,掌握了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以调研为依据,确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开发课程体系;以工作模块为框架,开发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标准;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08、09、10班级的学生实施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不断总结和完善,调整改革方法和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建荣,蔡静.浅谈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7,(33):148-149.
  [2]赵晓波.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J].科教纵横,2008,(11):250-253.
  [3]曹昕鸷,倪勇.高职高专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8,(7):125-126.
  
  基金项目: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GZY11B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88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