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记叙文写作,思想感情表达要力求深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好的结尾往往是记叙文成功的关键。如何通过不同时段、不同形式的阐释和抒发让记叙文结尾思想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呢?
  一、要让学生深切领会“思想感情深刻”这一话题的内涵
  所谓“思想感情”,就是指文中的景象、事件、人物、风情、活动等客观现象所触发的作者强烈的感官刺激、情绪反应和不同心情以及在作者心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念头、想法甚至感慨(即感悟与评价);而“深刻”则是指作者借文中的人、事、景、物的描述所寄托的意识、信念等方面的内涵。
  二、要让学生明白文章结尾“思想感情深刻”的目的
  强调记叙文结尾思想感情的深刻,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情商,激活思维深度,熟悉揭示事物的本质、丰富人、事、景物内涵的方法,由现象到本质,使主旨的揭示和提升向更深层次发展,进而反复锻炼其表达形式――或抽象、或形象、或寄托、或隐喻的创造性,最终达到凸显与深化主旨的目的。
  三、要让学生努力尝试思想情感表达深刻形式的多样性
  优秀的记叙文,结尾部分往往是水到渠成,或托物感怀,或触景思怀,或睹物感怀,或顾景兴怀,或柔远绥怀……,感人至深。不需刻意精雕细琢,只需选准立足点,选巧表达形式,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深化文章的思想情感,达到深化主旨,感染读者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具体文章,来谈谈几种最常见的深化记叙文结尾思想情感的形式。
  (一)托物感怀 立足于对过去人、事、物的回顾和思考等,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形式,来再现曾经的情景,以达到释放自己内心思想情感的目的。
  【例一】《枕着菊香入睡》,林夕子先后写了“每天,我都捡一撮野菊花泡茶”;“每晚,我都枕着野菊花入梦”……,自然引出文章的结尾:
  说也奇怪,自从我枕着妈妈亲手缝制的菊花枕,我的睡眠又恢复了正常,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就连脸上可恶的痘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真得感谢我的母亲,是她的一味爱心偏方让女儿安然入梦。夜深了,我泡了一杯菊花茶,枕着那个菊花枕,想着母亲在田间忙碌的身影,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激伴着幽幽的、淡淡的菊香在心头慢慢升起,让我幽然入梦。梦中,母亲佝偻着背,在山坡上寻觅灿烂芳香的野菊花……(《七彩语文(初中)》2013.9)
  【点评】作者正是通过对菊香枕中父母爱子之心的娓娓道来,把淡淡的菊香与浓浓的亲情融合在一起,深沉幽婉,恬静自然,仿佛浓雾中一缕柔媚的光华,流淌着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深深感念之情,感人至深。
  (二)触景思怀 立足于过去经历、体验的娓娓道来,运用引论和臆论相结合的形式,抒发情怀,解开心结,与读者共享心底的那份积淀已久的情结。
  【例二】在船里吃枇杷是一件快适的事。吃枇杷要剥皮,要出核,把手弄脏,把桌子弄脏。吃好之后必须收拾桌子,洗手,实在麻烦。船里吃枇杷就没有这种麻烦。靠在船窗口吃,皮和核都丢在河里,吃好之后在河里洗手。坐船逢雨天,在别处是不快的,在塘栖却别有趣味。因为岸上淋不着,绝不妨碍你上岸。况且有一种诗趣,使你想起古人的佳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古人赞美江南,不是信口乱道却是亲身体会才说出来的。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我谢绝了二十世纪的文明产物的火车,不惜工本地坐客船到杭州,实在并非顽固。知我者,其唯夏目漱石乎?(《塘栖》结尾)
  【点评】“在船里吃枇杷”不仅是丰子恺深藏心底的童趣,也是一种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思的排遣,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江南情结。江南佳丽地,乡野清逸情,对诗趣的率性,对不文明的谢绝,真诚坦率,既富有艺术个性,充满审美情趣,又张扬自己的生活爱好。一句“知我者,其唯夏目漱石乎?”含蓄隽永,韵味幽远,道尽了心中永远难释的故乡情结。
  (三)睹物感怀 立足于眼前人、事、景、物的描述,运用客观描述和形象感觉相结合的形式,表达自己某种特定思考和感受,以达到真实再现客观事物固有特征的目的。
  【例三】奥马鲁镇是具有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风情的古老小镇。有一列废弃的火车,电钮一按还可以发出轰隆的鸣声,烟囱中冒出火苗,让人回到欧洲19世纪的蒸汽时代。有一架飞机模型吊在那里,房顶上有一个人准备放下钩子将它吊起,还有一架老式的自驾车。这一处的实物看起来很陈旧,但给人以时代感和现场感,营造了浓浓的维多利亚气息。
  古镇有一家电视台,游人可以随意进入参观,里面一名老年男子正在专注地播音。电台简陋古朴,让人们不时地重温着时代的经典。
  整个小镇给人以怀旧感,别有情调。(李新《新西兰散记》2013.11)
  【点评】文章结尾看似怀旧,其实是在欣赏古镇点点滴滴中所蕴含的历史韵味,钦叹古镇历史底蕴的承传者对民族文化保护的执著,欣赏奥马鲁镇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情的醇正和格调的高雅。正是这种别有的情调,让游人会时时重温到维多利亚古老风情的魅力。
  (四)顾景兴怀 立足于现实生活,着眼于未来发展,运用合理与不合理情绪辩论的表达形式,通过对自己或他人曾经行为的合理与不合理的反省,进行合理信念的辩论,进而形成新信念,以促成新行为的形成,进而达到补救的目的。这样,既深化了文章结尾的思想情感,又促动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一箭双雕。
  【例四】不过呢,这堂公开课的老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把宝钗贬斥了一顿。我坐在那里想,这些孩子是接受老师的观点呢,还是暗地里不服气呢?在我自己除非常识性的问题,是不太喜欢直接给学生一个结论的,而更愿意让他们自己去形成自己的观点的。
  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他们思想的发展,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或许不用大人们来操心。这么一想,我倒觉得安慰了。
  【点评】让孩子被动地接受成人的思维和信念,这是对孩子个性最粗暴的扼杀,其根源在于老师的“唯我独尊”的核心价值意识。合理的信念是尊重学习者特定年龄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合理的行为应该是让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思维、思想和情感,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读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才是合理化的阅读。
  (李鹏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潘塘中学 221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00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