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规律 有的放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回顾历史,解剖现实,就会发现:当下中小学研究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在未来将更鲜明、更清晰。
  特点一:研究客体不断增加。学校的一切(实际、存在、现象)都是研究的客体。特点二:研究主体以师生为主。中小学师生自主、自觉地参加研究,正在成为研究主体。特点三:研究重心下移。特别关注本校的微观问题、特殊问题、实践问题、现实问题、具体问题研究。特点四:研究目的返璞归真。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特点五:研究方式个性化。师生利用教之余(学之余)考虑、商讨中小学问题,方式随意、灵活、自由、独特。特点六: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如用叙事、总结、札记、反思录、报告、论文、著作和博客等方式展现出来。
  如果说以前用“教研”来称谓中小学研究合适的话,那么在当下、在未来就不合适了。哪一称谓能真实反映当下、未来中小学研究的现状和本质特征呢?看来“校本教研”也无异于最好是“校本研究”。本:本身、本体、本能、本职、根本、为本;校本:本校、以校为本、在本校中、为了本校、基于本校。
  “校本教研”至少能传达出四个信息:一是研究的主体是本校师生,主要是教师,揭示了研究的自主性、自觉性、自为性;二是研究的客体是本校实际,揭示了研究的内在性、实效性、微观性;三是研究的价值是本校发展,揭示了研究的引领性、实践性、人本性;四是研究的动因是本校的责任、义务,揭示了研究的自律性、使命性、应然性。
  由“教研”到“校本教研”,是中小学研究形态的一次蜕变。由外主型研究到内主型研究、由独霸式研究到民主式研究、由狭隘研究到广泛研究,由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由向外研究到向内研究、由“出书”研究到发展研究、由理论性研究到实践化研究、由程序性研究到开放性研究等,标志着中小学研究进到一个新时代。
  与新形态相适应的是研究体制创新。近年来宜春中学在校本教研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一、专设管理机构,二、开办青年教师培训班,三、实施“十个一”工程,四、全员读书考试,五、倡导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六、编发《教育教学简报》,七、举办学术报告,八、鼓励校本课程开发,九、经费单列专用,十、评选科研标兵,十一、科研刚性化,十二、以合同形式管理课题研究。
  由“教研”到“校本教研”绝非偶然。其必然性来自于三股力量。一是教育理论与教育现实的矛盾,二是教育竞争,三是新课程改革。为此,许多中小学校制定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战略,提出了“教学研究化、教育研究化、管理研究化、服务研究化、学习研究化”的口号。在这一氛围中,有教师把舶来品“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移植,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概念,随后又有教师提出了“校本研究”的概念。
  “校本教研”提出之后,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多起来。奇怪的是,竟没有一人专门论及校本教研起点问题。在此,我谈点拙见。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起点是找到、找准研究点――具体的、特定的研究话题、命题、题目、内容、对象。好的研究点,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可行性,二是新颖性,三是价值性。
  研究点的生成有十条路径:1.因听而生:来源于所听、所闻――在听课、听讲、听议、听说中生成研究点。2.因聊而生:来源于与人聊天、对话、讨论。3.因看而生:来源于所看、所观。4.因思而生:来源于所思所想。一是来源于长久的思考,二是来源于闪念,三是来源于感悟体会,四是来源于逆思,五是来源于顺思,六是来源于反思。5.因读而生:来源于读书看报。6.因推而生:来源于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信息――由因推果、由果溯源、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推未知等。7.因做而生:来源于自身的实践。8.因移而生:来源于移花接木――用其他学科的一些思想、理念、理论来思考学校问题。9.因冲而生:来源于矛盾、冲突――在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产生矛盾时,生成研究点。10.因争而生:来源于竞争、争论、挑战――竞争、争论、挑战带来压力和危机,为了取胜,人们不得不积极思维,寻找对策,从而生成研究点。
  凡此种种“因之而生”,都离不开联想、灵感。“因”是机遇、契机、导火线。要想达到“因之而生”的境界,至少必须具备五个要件。一是强烈的问题、忧患和责任意识,二是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力和联想力,三是雄厚宽泛的知识积累,四是持续的思考内省,五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有之,你的每个行为,都能成为生成研究点之“因”;有之,你所接触的每个事物,都能成为生成研究点之“因”;有之,你的思想火花、智慧之果就会无穷无尽。
  为使这十条路径内化为师生的品质,外化为师生的习惯,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组织学习,提高认识;二是健全制度,规范行为;三是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四是检查评价,奖惩结合。◆(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00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