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丽的等待 美丽的宽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赏花固然是幸福的,但等待花开也是一种幸福。每一个花瓣的微微打开都会令人心动不已。目睹花开时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比起直接饱览花朵盛开的绚丽更加令人感动。教育亦是如此,欣赏全面优秀的学子固然令人快乐,但静候一个生命的成长,悉心呵护一颗进取的心,更能让一个教育者享受惊喜,品尝幸福。这份美好需要教师懂得等待,懂得宽容……
  故事就从本学期开学讲起吧,主人公是我与一个男孩。
  我第一次走进教室――
  通常,接任一个新的教学班,在第一次走进教室前,我都会与前任教师进行交接,初步了解一些学生的情况。我前任的那位教师,依照惯例拿着名册负责任地为我逐一介绍每个孩子的“历史表现”。这位老师的笔尖在一个孩子的名字上停留了很久,似乎关于他有很多值得一说的:“慢!干什么都慢!每天都要有人盯他才做作业……”听着老师的介绍,我头脑中浮现了一对木然的眼睛,心里猜测着:“他会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终于走进教室了。在一段相互了解之后,我决定和学生商定每天作业上交的时间。为了更快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体现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我问了一句:“有没有哪位同学在大家商定的时间交不了作业?”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以此向新老师表明自己认真而坚定的学习态度。但我却出乎意料地看到一只悄悄举起的小手――一个男孩的小手孤零零地举在空中。我走到他身边弯下腰对他说:“说说你的困难。”我能理解,一个孩子面对一位陌生的新老师,想说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也是需要勇气的。也许他的课外活动很多,也许他今天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在心里默默地猜测着。可这个男孩却面无表情而又慢条斯理的回答再一次出乎我的意料:“我,我恐怕交不了。因为我干什么都慢,写作业很慢,所以,所以恐怕不能按时交作业。”听得出,他的确是个慢性子的孩子,可他说的每个字都扎在了我的心上。刚刚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绝不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而“生气”,而是被一个孩子的自卑,甚至是几分自暴自弃而感到揪心不已。
  一个“慢”字,在第一时间将眼前的这个“小胖子”与名册中笔尖下的那个名字对应了起来。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又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呢。我意识到了他的问题,该怎么回应他呢?是硬性要求必须完成,还是默认他的特殊给他立下个“特赦令”?显然,这两种方法都不太好。于是,我再次微笑着对这个男孩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我欣赏你的坦诚,很高兴在咱们班第一个认识你。”接着我将目光投向全班:“于老师有个习惯――每教一个新的班级,我并不愿意通过前任老师的介绍来了解大家,因为我不想用昨天的眼光来认识今天的你。我希望用我自己的眼睛去认识每一位同学,如果昨天你很精彩,那你要让我看到你新的精彩;如果昨天你有些懒惰,没关系,你也有机会让我认识一个勤奋的你。”此时,教室里有许多孩子都在默默地点头,其中“小胖子”的眼睛放着光。我想他已经暗暗下定改变自己的决心了。这一定是个在学习上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我也决定细心地关注他,帮助他走向成功。
  第一天的自习课――
  大多数的孩子都已早早完成了当天的作业,我悄悄地看了那个男孩一眼,他正拿着铅笔发呆,也许效率低就是他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不当众强化他的弱点,我悄悄走到他身边故意问:“今天上课举手的那个男孩是你吗?”他好像被叫醒了似的,先愣了愣,接着又点了点头。我看了看他桌上的东西,自言自语道:“噢,已经开始写数学作业了,那下课前应该差不多能完成吧。”说完我离开了他的座位继续批改别人的作业,没想到15分钟后,他便举着作业本走到了我的身边:“老师我写完了。”我看着他,他看着我,两个人都笑了。
  第二天的自习课――
  我忙着批改接二连三上交的作业本,不时还会抬头望一眼那个男孩。他打开书了;他开始写了;他又东张西望了;他又坐在那里发呆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我知道像他这样对学习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在以前的学习中听到了太多的提醒与批评,如果简单的提示能够有效的话,想必他早就有所改变了。要想帮他改变现状,就要努力帮他品尝成功的滋味,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真正地唤起主动学习的热情。我想对他要少用看似快捷但无长效的“口头提醒”,多一些尊重、宽容和指导性的建议,帮他在大家的面前树立起进步的形象。于是我在另外一名学生的耳边悄悄地说:“请你帮于老师一个忙,去和×××说句话,你就说‘于老师正在期待你的学习成果’。”不知内情的小信使帮我传话后,我看到了教室那端一个会心的微笑……
  第二周的一节数学课后――
  这个男孩第一次主动走到我的身边,慢悠悠地说:“我向您郑重承诺,我一定努力争取每天都按时交作业。”我用灿烂的微笑接受了他的承诺,并愿意和他一起努力兑现承诺!一个热情的拥抱,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
  第三周的一节数学课――
  这个男孩越来越主动参与课堂上的活动,还时常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我的带领下,同学们时常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的进取。
  一个月后――
  每一个孩子的进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增加,知识的漏洞使得这个男孩独立完成作业的困难越来越大,于是他故态复萌了,回家完成的作业中有时还有家长的字迹。透过那些成熟的笔迹,我看到的既有孩子的无助,也有家长的无奈。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优秀,每一位家长都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那为什么家长又会替孩子完成作业呢?这背后定有苦衷。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并与家长形成教育共识,我背着这个男孩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在沟通中我了解到,因为“慢”,使得男孩常常把并不多的作业拖到深夜,有时家长实在看不过去,无奈之下才会代笔。了解了实情后我与家长约定要“少谴责,多帮助”,并且提出了针对孩子的一些“特别关照”,如:保证孩子休息时间;以学会为目的,作业中的难题可以先不做,通过不断弥补知识漏洞再慢慢追上大家的步伐。
  交流中,家长感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似乎也看到了孩子的希望。欣喜之情,更多地变成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合力。
  两个月后――
  在这个男孩的作业中不做的题越来越少了,积极举手参与课堂交流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四个月后――
  这个男孩已经能够微笑着上每节数学课,虽然作业的完成有时还不够及时,单元练习还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内容,但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坦诚交流、竭力而为的学习氛围和状态,共同为“查补旧知,巩固新知”努力着。
  时钟滴答,我相信我们的故事还会在平凡而琐碎的每一天中不断续写……
  
  我们都知道教育要面向全体,我想“全体”的含义既是指数量上的“全体”,更有质量上的“全体”――高质量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其实在每天的日常教学中,每位老师都自然而然地做“除法”,将自己的关爱平分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然而“分配”给孩子们的关爱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绝对相同的。有时鼓励的爱有效,有时严厉的爱有效,有时关心的爱有效,有时童真的爱有效,而有时静候的爱会有效,宽容的爱会有效……教师的爱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与心理需求。只有真正走进孩子心灵的爱才会被孩子接受。我在宽容中品到了教育的快乐,我在等待中尝到了教育的幸福。
  真心地期盼那个男孩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愿他能够幸福在我的幸福之中……■
  □编辑 江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06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