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北京高度重视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北京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北京高校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带来了新的契机。北京各高校积极组织项目建设工作,在教学团队的涵义和特征分析,如何营造有利于教学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如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团队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建设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开展教学名师奖评选,发挥教学名师示范带头作用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是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证。北京自2003年开展高校教学名师评选工作,从2008年起加大了建设力度,纳入“北京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要求,提出“十一五”期间,拟评选400名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评选教学名师,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是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是进一步落实推进教授上讲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措施。教学名师的评选就是要把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引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创新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创建合理教学梯队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推选出来,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励更多的高校教师投入教学研究与实践,推进北京高校教学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取得高水平的教学成果。
  截止到2009年,北京市共表彰奖励了479名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同时设立教学名师建设项目,向每位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资助5万元,支持他们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教学第一线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建立团队合作的有效机制,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2007年,北京市开展了评选表彰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工作。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发布了《关于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则意见》,明确了建设目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办法等,强调了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北京拟在“十一五”期间,建设400个左右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具有师资队伍建设示范作用的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进一步提高北京地区高校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截止到2009年,北京市共评选出优秀教学团队321个,市教委向每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资助30万元,以项目建设方式支持优秀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起到了激励和引导作用。
  通过项目建设,建立了团队合作机制,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发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推进教学工作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教学名师、团队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
  
  通过项目建设,北京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有74名教师荣获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6个教学团队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在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以及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北京高校成绩斐然,获得了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95项。
  1.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在落实北京市教学名师、教学团队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校提高了对教学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此为契机,加大了学校对教学队伍建设的投入,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
  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建立了以“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为基础的三级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机制,鼓励更多高水平教师投入本科教学。
  北京交通大学制定并发布了《教学名师评选与管理办法》《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办法》,提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在相应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承担应有的任务,作出重要贡献”,“学校优先考虑资助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开展教学研究,积极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的培养和成长创造条件”等管理办法。
  北京科技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开展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体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构建以研究课题与教学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系教学团队积极承担教改课题研究与实践,结合“质量工程”的要求,以师德建设为灵魂,以制度规范为保证,对教学团队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与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对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项目建设推进了高校教学研究与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
  教学名师、团队项目建设营造了引导高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氛围。广大教师研究和探索全球化与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开展启发式教学,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的实践教学,取得了多项高水平教学成果。
  例如,首届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长期从事“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的教学工作,致力于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提高了学术敏锐性,提升了教学质量,形成了一套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他主持的“坚持改革创新,创建高水平国家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项目,获得了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二届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为探索和建立科学完整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和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声乐人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主持的“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项目获得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开展多种培训、交流活动,扩大示范辐射作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通过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项目,有效促进了高校间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及教学资源共享。例如,2008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了开放式、立体化、互动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库和教学平台―“中国古代文学苑”,通过与国内外中国古代文学史教育与研究机构建立资源共享渠道,加强交流与合作,使广大师生能够在教学进程中共享国内外丰富的学术资源,有效地调动高校更多的教研力量与学术资源,参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建设,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为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该团队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为充分利用北京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促进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北京市教委将组织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开展更多的交流、研讨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座谈或跨校开设本科课程,合作开展教材建设,承担教改项目等,进一步促进北京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培育更多的高水平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满足首都特殊的城市功能定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出更大贡献。
  (执笔人:何丽平 涂清云 李 宁)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08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