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枚硬币的两面――艺术与科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政道博士认为:“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和科学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近现代社会,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使人不得不更多地考虑科技与社会、文化、艺术关系的复杂内涵。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微妙而复杂,在这里笔者仅从人文、审美等方面作些简单的探索。
  
  一
  
  先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的几个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新科学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多才多艺的天赋,他们跨文化的创造的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如里昂・巴蒂斯塔・亚尔培蒂、韦罗丘、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擅长各种艺术,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的手稿可以看出,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他是画家、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且他在每一学科中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公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将科学与艺术结合得最好的是达・芬奇,可是他并不是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在科学家中,李政道也是一人,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学家,他对历史、诗词、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十分喜好,很有兴趣。他倡导科学与艺术结合,从1987年起,先后多次与艺术家合作创造艺术作品,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并出版《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应该是一种时代的要求,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且也成了一个“公众话题”。这些讨论更多地倾向于科学与人文的融通。
  这种融通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我国提出的申奥口号,要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的奥运、人文的奥运、科技的奥运。在教育活动中,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性和谐健全的人,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一个科学与人文日益融通的社会就需要培养既有科学知识,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已经是双重的关系,它同时体现出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已成定论。
  
  二
  
  艺术和科学一样,其内在价值在于使人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并从中感受到人类的创造,感受美的存在,感受美与科学的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如:艺术中的“美”与科学中的“数”就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我们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探索,就能感受和发现艺术中的“美”与科学中的“数”的关系,沟通美与数的联系,从综合的角度关注艺术、关注科学,使自己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科学的观念和艺术的观念可以通过互相借用、互相启发、互相融通来促进二者的相互渗透。从科学的角度学习艺术的有关知识,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的词语的移植,而是在精神境界上趋向一致。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的抽象和总结乃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类特定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根植于科学家以为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根植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当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是泛指对社会现象、文化艺术进行研究的学科和知识。在艺术领域内,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将建立起一个生态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环境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功的总和。“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就是人文与科学的关联,把人对自然的认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建立起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即生态文明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人必须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下进行,把人放在宇宙环境之下,把人放在历史的“链条”上去,使其在综合的文化环境下成长,使艺术的想象起到应有的作用,在生态文明体系中发挥出想象对科学发明的影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熊十力认为:人的智能(心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叫性智,一种叫量智。性智可以通过艺术、音乐、绘画来培养;量智则可以通过分析、数学、物理的训练来培养。现在看来,人的量智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实现,这是人的逻辑思维的一部分。而人的性智与艺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琴棋书画。为什么古人要学习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要培养人的性智。这种性智所要培养的是把握全局的能力。量智是计算机能力与逻辑推理等,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而目前的计算机不能实现人的性智,因为人的许多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科技知识,而且包括许多经验知识、直观能力,而如果要机器完成一种直观的判断就太难了。从人的智能开发的角度来看问题,一个人在获得性智的同时,也要注意与量智相结合,这样才能全面地发展。正如姜璐教授所说,对学生的培养要全面,数理结合、文理结合、技术与基础结合。有不少专家认为,未来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科技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提高人才素质主要是人文学科的作用,艺术势必对人才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在科学领域有所发展,从人的智能角度看问题,艺术必定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如,达・芬奇在自己的作品中不仅应用了天才的艺术技巧,还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学原理;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则很想加入数学协会,诗人里尔克在谈到罗丹时称绘画为一门“沉默的科学”;另一位诗人庞德则说,“诗是一种充溢灵感的数学”,而俄罗斯音乐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很喜欢听人对电子的谈论,美国作家爱伦・坡甚至说,自己创作的特点是:“我的作品一步一步前进,直至结束,都有解数学习题所固有的那种特性和严格合乎逻辑性”。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活动,在艺术形式中充分地体现了艺术想象、审美追求对科学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
  
  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为紧密。科技时代有科技时代的艺术,工业文明有工业文明时期的艺术,现代传媒、视听技术的发展会促使一些新的艺术样式,形成众多不可预见的艺术文化的结晶。艺术与科学交互发展,使人类文化在不断地发展、更新。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
  例如,公元前6世纪,毕达歌拉斯学派就把最新的科技运用到建筑和音乐中,将琴弦长短粗细与音律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乐器制造中,将美与某种比例的关系研究运用到建筑及音乐中;我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运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音律技术、冶练与铸造技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在当时数学、天文学、物理学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建造的;西方油画的发展与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是分不开的。
  具体来看,科技的发展也完善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使人们能感受到艺术所表达的情感。如: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记录乐音的音符是有时值性的,我们可以从乐音的时值关系来探索音乐的情绪表现和数的关系。音乐用数字来表示乐音的不同时值,记录乐音时值的音符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可以在五线谱是画出这些音符);在一首乐曲的乐谱中,音符越多,时值越快,音乐的情绪表现也越激烈;反之,音符越少,时值越慢,情绪也越平稳。
  由此可见,数与音乐是有很多联系的。只要我们注意发现和探索,就会在身边发现更多的例子,并了解音乐中的数与音乐结构的谐和、均衡、对称的关系,以及与音乐情绪表现的关系。
  现代科技发达使得艺术的式样也有了更大的空间。如:电影、电视、时装、工业造型设计、电声音乐等。现代艺术家的处境,也有与科学家类似及不同之处。但是就艺术家而言,他的艺术风格如果要让大众所欣赏,没有彼此间的相互赏识、理解与鉴赏是不够的。他无需为所有人撰写、描绘或演奏,但他的听众必须是人,既然是人那就不只是同行了,这就需要拓宽视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就需要宣传或传播。在今天要做到如此并不困难。在英国可以知道美国出版了哪些书刊,甚至几乎人手一册(如网上交流、CD、VCD、画册等)。在世界各地,科学正急速进展,有较多的人在倾听过去伟大的音乐,并制作更多的新音乐,画出更多的画,艺术与科学都正欣欣向荣,科学的发达为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无论科学家或艺术家,他们尽力调和新奇,在新奇与综合间带来平衡,将艺术与科学与整个世界结合起来,使世界呈现出多样性,并富有变化。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如: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建筑、电子音乐、电脑动画等已成现实。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事,让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丁亚平.艺术文化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2]约翰・巴罗.舒运祥译.艺术与宇宙.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3]汤因比等著. 王治河译.艺术的未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李东风.艺术课程研究.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赵志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11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