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荷花淀》:一篇纯美的战争小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荷花淀》是作家孙犁先生的成名之作。这篇小说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整体风格朴素淡雅、清新隽永。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卷幅,如诗更如画,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荷花淀派”。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大背景下,选取了小小白洋淀一隅,表现出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园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荷花淀》被誉为散文诗式的纯美小说,其全部意蕴在于贯注其中的自然之美,所以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便是本文的审美阅读重点之一。读过《荷花淀》,读者并不能清晰地还原出那几个水乡人物,对战斗的场面也没有深刻的印象,甚至整个故事都显得朦朦胧胧,似有若无,但谁都决不会忘记那无边无际的生长着茂密芦苇的白洋淀,尤其是那飘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的荷花淀,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本文中,却是文中有画,文中有诗。作者在动静结合,张弛相映的搭配与描绘里显示出一股浓郁的诗情画意,使这一片如同世外仙境般的荷花淀充满了神韵,充满了魅力。如文章一开头,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即是一幅恬静优美的水乡月光图:水生嫂坐在小院中编席,月光的清辉照着她,“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织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里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画中有诗,有色有光也有味,明月、清风、雾霭、荷香与水生嫂编席的动作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激烈的战斗来临之前的一首抒情柔曼的月光小夜曲。
  本文的审美重点之二,是作者在精心描绘的纯美意境中显现的人的精神与品质之美。在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和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融入其中的人物便是这美景的精魂。作者在小说中掩盖了战争特性,淡化了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冲突,将社会人生中那种透明、纯净的自然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绝美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境界。小说极富美感的开头便确定了全篇特定的基调,在中间段有了对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写,以及末尾处对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绘,在这些描绘中,作者有意将人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领略荷花淀的无限美感的同时,更能深入地把握其内在精神内涵。
  小说中写了月下的白洋淀“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正午阳光下的白洋淀“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最后展现了“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在这样时断时续的描绘中,用蓬勃的充满生命力的美景暗示着抗战中根据地青年群众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如同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用坚韧不屈、直冲云霄的白杨树来象征西北人民的精神和品质一样。这种在描绘纯美的极致中所蕴涵的健康明净的人的精神,反映的民族精神,它正是战争小说中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非战争化表现手法。
  极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是本文的又一个审美阅读重点。文中有人物,有场面,但都是朦胧模糊的。人物的心灵世界和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凝练传神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的。如开头一段“夫妻话别”,当水生嫂听到深夜归来的丈夫说明天就要参军离家的消息,“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一个细微的动作,将一位突然意识到丈夫即将征战而不忍别离,但又努力克制自己剧烈情绪波动的青年妇女的复杂心灵,格外传神地揭示出来,真可谓无声胜有声。天快亮时的那段夫妻对话也都是些极质朴、极简洁的家常闲话,毫无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水生的“嘱咐”和妻子的应允,把这对青年夫妻深明大义,舍家救国,与侵略者势不两立的淳朴而又刚毅的面影,三言两笔就描绘了出来。后文对于妇女群像的勾勒,更是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其艺术技巧同样采用的是人物间的对话和动作,几处“说笑”的场面和遇敌后化险为夷的描写,将白洋淀妇女乐观豁达,勇敢能干的精神和性格特征描绘得栩栩如生。
  作者在文中用诗一样的调子和对于美的追求为千千万万的读者传递着别样纯美的红色记忆。那一片美丽的荷花淀,穿越时空的阻隔依然散发着阵阵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余味悠长,绵延不绝。
  
  杨飞,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怀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20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