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秋诗・秋词・秋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语文教材的研究与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颇为有趣且耐人寻味的现象,即有一条“秋”的线索贯穿其间。秋诗秋词秋文章,秋情秋思秋意趣,真可谓,无限风光,尽在一个“秋”字。本文拟对这部分“秋”的篇目做一透视,并在教学思路上做些探讨。
  
  一、篇目透视
  
  1、秋诗: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到《登高》。
  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是一首直抒热爱秋天之情的诗歌,诗人唱秋天的河流与土地,唱秋天的耕耘与收获,唱秋天带给人们的优美的思想与希望。在诗人饱含赞美之情的笔下,秋天的形象是那样亮丽明媚,又是那样深沉神秘;秋天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是一种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永恒。
  出现在《古诗词背诵篇章》中的屈原的《湘夫人》,也是一首“秋诗”,在抒情主人公的想象中,秋天的河流沙滩,秋天的香草荷花,用香草香木搭建的房屋,以及秋风中的片片落叶,共同营造出一个纯净而凄美的秋的世界,秋的意境。在这样的意境中,深深的期待与浓浓的爱恋平添了几分忧伤动人的色彩。
  白居易的《琵琶行》也在“秋”字上做足了文章。被贬谪而饱受孤寂忧郁之苦的诗人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时节送别友人,“醉不成欢”的惨痛缘于友人的将去,更为自己际遇的不堪。琵琶女情深意切、出神入化的琵琶曲弹奏之后,深深沉醉的诗人眼前已只有惨白的“江心秋月”,在秋景的渲染与烘托中,诗人积压心头的“天涯沦落”之苦便有了“杜鹃啼血”般的凄恻哀痛。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的是一幅秋的图画,是一方远离尘嚣、纯净无染的世界。在诗人的笔下,“秋”是那样清幽明丽,是那样淳朴动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的心灵犹如经过一番洗濯、涤荡,有了“秋”的空明和洁净,也让山中之秋抑或秋的深山有了无限的神韵,而这样的神韵是其他的季节所不能具备的。
  长年漂泊、饱受忧患而至人生暮年的杜甫也把抒发满怀悲怆之情的时刻选定在秋天的背景下。《登高》一诗,描绘秋的苍凉寂寥,秋的开阔雄浑。回顾一生的艰难困苦,凝望眼前的老病孤愁,诗人情感如涛,不可遏止,他因秋而生悲愁,因悲愁而成苍凉惨淡之秋,而这般秋景不也正是诗人惨淡人生的写照么?
  在随后的《古诗词背诵篇章》里,有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再到《读本》中去看,同样是“秋诗”如织,郑敏的《金黄的稻束》,郭小川的《秋歌》,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秋颂》等等,正是这些诗篇,让我们走进绚丽多彩的秋的艺术世界而流连忘返。
  2、秋词:从《沁园春・长沙》到《声声慢》。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典型的“秋词”。为革命事业而奔走的词人,满怀忧国忧民之情而“独立寒秋”,“橘子州头”的空旷、静寂,湘江流水的滔滔不息,使他感从中来,诗兴勃发。虽然革命的星火尚未燎原,但心中自有凌云之志的词人看到的是色彩绚丽、生机盎然的秋景,抒发的是改造旧中国的万丈豪情。时令之秋先营造出多思多感的氛围,撩动词人的心弦,又经词人主观色彩的再造而成为内涵丰富、情感饱满的意象。
  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把秋的灵动的神韵表现到极致的词作。“寒蝉凄切”传秋声之悲,长亭傍晚现秋色之暗,“骤雨初歇”透秋意之凉,再加上“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的苍茫与缠绵,寥寥几笔,便点染出一个凄恻入骨、令人容颜失色的清秋时节。可以说,这样的秋景只能为离恨而设,只能为伤心欲碎的有情人而设。想象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给这秋意浓浓的图画添上了凄美一笔,吟咏回味之下,想不伤感也不由人。
  秦观的《鹊桥仙》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题材,描述之中,也用“秋”来点缀。牛郎织女难得的相逢“佳期”恰是在“金风玉露”时节,这一安排,一方面固然是忠实于“七夕相会”的故事原貌,而另一方面,也不失为一种富有意蕴的艺术构思。“金风”因一年一度的吹拂而难得,因能传递彼此深爱的信息而珍贵;至于“玉露”,不为寒凉、凄冷而现,而是昭示牛郎织女纯洁无瑕的爱情。
  李清照的《一剪梅》是相思之愁的倾诉,词作一落笔便是一幅特征鲜明的秋景:户外,红荷凋残;室内,竹席生凉。花谢之象隐现内心的伤感,而渐凉渐冷的秋意,也烘托出难捱的孤独。可谓一个“秋”字,境界全出。
  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声声慢》也是一篇“秋词”力作。提起这首词,许多读者印象最深,也最为津津乐道的当是叠词的运用。的确,起首三句连续七个叠词,有别开生面、创前人未达之意境的艺术效果,但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就全篇来看,词作的主体内容依然是在“秋”字上大加玩味。选取“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的秋的意象,营造出一个色彩黯淡、愁情浓郁的世界。无限的孤寂,无限的悲凉,便在秋景的渲染中入心透肺、绵绵不绝了。
  相比诗歌,词作对秋的刻画似乎更为细腻,秋意的表达也似乎更为丰富,一首首秋词,便是一首首动人心魄的歌。
  3、秋文:从《故都的秋》到《秋夜》。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感情深切、意境独特的散文,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故都北京,历史悠久,乃物华天宝聚集之地,若言佳美可人之处,自可如数家珍,而郁达夫先生视万千动人的庄严、绮绣而不见,独独深恋故都之秋。而故都之秋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置身于孤寂而苍茫的世界,去聆听一串串并无多少生气的驯鸽飞声,去凝目于一团团满含清冷的牵牛疏草;槐树落蕊,点缀着岁月的落寞,秋蝉残鸣,吟唱的是生命的衰弱;阵阵秋雨的洒落中,人的腔调也似乎有了寒意,盛秋季节的枣树枝头,一抹亮色也无法消去故都的萧索。在作者的笔下,秋是如此之“清”,如此之“静”,又是如此之悲凉。常言道,景由心造,情由景达,饱经人生忧患与困惑的作者,要给心灵找寻别样的慰藉,别样的寄托,于是,故都的秋天便不属于故都,而只属于有秋的心境的作者。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浓烈情感的浸透凝结,故都的秋景才这般凄美动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于此有了最好的诠释。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以“秋”为思想情感的酵母。作品一落笔便是生动的景物描绘:“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如此空阔明亮、清幽静谧之景,于月下赤壁而言本非罕见。有趣的是,作者又将这次游历得见的时令定格于秋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秋游赤壁,固可以实出之,但联系到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怀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样的秋景仍是其匠心独具的结果,其内在成因亦如那首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一样。无论是时运不济、仕途坎坷的悲愤,还是乐天安命、志超尘世的旷达,种种情怀其实早经岁月的熔炉冶炼而成,而在赋文中,这一切都被置于“秋景”的“诱导”之下。情感之河的涌动是靠着“秋景”的激荡,心灵之弦的颤动是靠着“秋景”的弹拨。这样的“秋景”是不是充满神奇?这般因秋而成的文章是不是很值得玩味?无限情思,怎一个“秋”字了得!
  再把目光投向鲁迅的散文诗《秋夜》(第三册《语文读本》)吧,它会把我们带入另一番气象的秋的世界。“秋夜”中,有奇怪而高的天空,有 着冷眼、现出微笑的星星,还有胆怯的月亮、夜游的恶鸟,于是这“秋夜”便透着几分阴森恐怖和肃杀的威严;同时,又因为有落尽了叶子的枣树铁似的直刺着天空,直刺着月亮,还有开得极细小的粉红花和扑火的小飞虫,这“秋夜”又透着几分倔犟悲壮和对春天的渴望。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对生命之路的求索,不难发现,这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作品,“秋夜”是时代的写照,是人间的本相,它所演示的就是弱小与强悍、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相比其他“秋作”,“秋”的利用无疑有了新的突破,“秋”的境界也无疑有了更高的超越。同诗词相比,散文有更大的空间可供腾挪:承载容量的大大增加,让“秋”显得更为厚实,更为沉重。
  
  二、教学思考
  
  以上的“篇目透视”如果只是着眼于单篇课文的理解把握和教学处理,那就未免太过饶舌;我的想法在于,在把握了这部分教材“以秋为核”、“以秋为线”的特点之后,为了切实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精神,我们是否可以把手脚放得更开一点,把视野拓展得更开阔一点,从而给教与学的活动创造更加自由的空间?
  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思考:
  其一,关于语文文学教育功能的实现。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工具性作用,谈工具性作用当然没错,但定位于唯一则未免太过偏狭。可喜的是,新教材在内容的选编上已成功超越了这种“唯一”,将语文学科的另一重要功能――文学教育凸显在我们眼前。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功能,恐怕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文学篇目的编选与学习在大量增加,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似乎很难感觉出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怎样的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难堪的现状?原因或许太多太多,但细想之下,我们的所谓文学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应该是我们必须清醒面对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才能落到实处?这话题显得够大,在此不作一一探究。结合前面的“篇目透视”,我认为,合理进行文学作品的“专题化”教学当是有效的途经之一。
  其二,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现在说得很多,叫得很响,对比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其先进性和科学性自不待言。而同样的困惑在于:研究性学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方式?如何才能让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实效?时下的许多课堂上,七嘴八舌的热闹是有的,所谓“个性化”的展示也时呈“八仙过海”之象,但细品起来,“研究性”的味道其实很少。笔者忧虑(或许是杞人忧天),若不合理引导,久而久之,势必不见了“研究”的踪影,而学生的飘浮之气反倒增加不少。我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首要的是科学制定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不仅是值得研究的,而且确是需要一点研究精神方能突破化解的。如前面的“篇目透视”所涉,为何古今作家,诗人对“秋”情有独钟?“秋”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方面的运用?类似的问题都大可研究研究。
  其三,关于校本课程的设置。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校本课程的设置在许多学校陆续开展起来,给中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历次教学改革一样,语文教学在这股浪潮中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率先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中拓荒。新的“课改”由于其理念的先进,整体上固然受到师生的欢迎,呈现良好势头乃至取得可喜收效者也不乏其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或许由于对精神实质的领会不够充分,定位出现偏差,许多学校的“课改”已经出现尴尬,结果与初衷落差很大。反思之下,我们终于明确,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的安排,应当定位于对教材内容的合理深化,对学生知识空间和思维空间的有效拓展,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21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