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语言有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卷老师对考场作文评分,一般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样翻来覆去地看每篇作文。因此,一篇考场作文里如果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语言,对得分肯定有直接的影响。那怎样提高语言效果呢?除了日积月累,下苦功学习语言外,了解和掌握一些优化语言的技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老师可以将几种常见的优化语言的技巧教给学生。
  
   一.附加成分法
  
   有的同学的作文,读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只有干巴巴的主干,缺乏修饰成分。如果恰当的加上“定、状、补”来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一考生在作文开头写道:“傍晚,我打着伞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学跑来说:‘咱俩挤挤。’”语句干瘪而不生动。假如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可以变为:“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一个人打伞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身后跑来一位同学,一下子紧抱住我的肩膀,气喘吁吁地说:‘咱俩挤挤。’”这样一改,夜色茫茫、雨雾蒙蒙的景象和借伞者恳求诙谐的情态便栩栩如生,读来别有情趣。
  
   二.拟声绘色法
  
   恰当地选用拟声词和摹色词,将客观事物或环境描绘得声色兼备,能使文章熠熠生辉,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大凡名家对运用拟声词、摹色词都能做到得心应手。俄国作家陀思妥也夫斯基为了使语言能传出音响,曾把“五分钱硬币在地上滚着”改为“五分钱硬币在地上叮当地跳动着,滚着”,这不但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钱币落地滚动时的情景,而且还真像听到钱币落地滚动时所发出的声响。这是为视觉,同时也是为听觉的真实性而改动的。白居易《忆江南》中有一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从色彩来说,红、绿、蓝,鲜明而强烈;从季节环境来说,既在“春来”,又值“日出”,如此鲜活、美丽的色调跃然纸上,使人欢悦。
  
   三.叠词反复法
  
   叠词和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运用,可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令人回味。如有个考生在作文中写有这样一段:“来了,来了……春风来了。杨柳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开始吐出嫩叶……杨柳长啊长啊,树叶子长得密密的,像一串串挂在树丫的‘鞭炮’。起风了,挂在树上的鞭炮,在微风中摇着、摇着,响着、响着,仿佛在向你招手,向你唱歌,哗啦啦,哗啦啦……”加点的叠词与反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表达作者对春天、杨柳的喜悦和赞叹,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会感到一种轻柔舒缓的韵律美。
  
   四.词语翻新法
  
   把常规情况下不能用的词语有创意地用入文章中,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同学在题为“我和妈妈”的作文中写道:“妈妈是传统的古典派,我却是现代派。喏,那墙上的郑板桥的字是她的‘宝贝’,而我床头歌星球星的画像是我的‘心肝’;妈妈爱听美声,我却只觉得摇滚够味儿;妈妈跳舞是快三慢四,我却爱跳迪斯科。妈妈一看我跳迪斯科就说我是‘张牙舞爪’,我也笑她土得有营养,像土豆,不过,我们都彼此默认了对方。”这些加点的词语都进行了翻新,使语句既幽默又风趣,令人耳目一新。
  
   五.句式兼用法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式样,常用的有长句、短句、整句、散句、正句和倒装句等。一般来说,长句修饰成分较多,便于周密、精确、细致地表达复杂深邃的内容;短句接近口语,生动活泼,明快有力;整句整齐紧凑,韵律和节奏感强,使人易读易记;散句长短不拘,自由灵活;正句自然平实,语势和缓,适合各种文体;倒装句突出强调,加强语势,多用于口语、诗歌、唱词和抒情文章。同学们应根据文章内容的表达需要,兼用各种句式。可是,一些同学不注意这一点,习以为“长”。如一个考生在作文中写道:“今天晚餐时,我们都嫌妈妈做的菜太咸,妈妈气得一晚上也没理我们。”用的是长句,写得平淡无奇。如果调整句式,它就可变为:“今天,晚餐时,由于菜咸了点,于是我们开始嘀嘀咕咕的。妈妈听了很生气,因为她辛辛苦苦做了菜,我们居然还挑三拣四,一气之下,她不理我们了。”这样,长句短句交错有致,文章跌宕起伏,饶有趣味。
  
   六.妙用修辞法
  
   修辞的天职是使话说得更生动。借助修辞,可使质朴的语句顿时熠熠生辉。有一个同学在描写夜景时简单地只写了一句:“仰望夜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各呈异彩。”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改成:“仰望夜空,密密麻麻的星星镶嵌在青色的天幕上:有的星亮晶晶的,带着闪闪烁烁的光芒;有的星隐隐约约,仿佛不愿意露面;有的星挤作一团,像地上的羊群在井台上抢水喝;有的星发出浅红色的光,像是含笑欣赏人间的景物。”通过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
  
   赖建卿,语文教师,现居江西赣县。本文编校:张 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24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