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诗意从朴素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句子。历年来,在相关研究和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这句话的赏析仅仅停留在通感手法的运用方面,仅从形象上来欣赏,而忽略了它的神韵。请看两段赏析文字: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他把荷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确别出心裁。荷花散发出的清香淡淡的,幽幽的,微风吹来,不时能闻到。可是,清香是嗅觉感受,可闻不可听,可嗅不可见,作者借用通感这一艺术手法,多方面调动读者的联想,把清香比作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由于歌声出自远处的高楼上,所以歌声渺茫,隐隐约约;歌声又是风吹来的,所以时断时续。读者根据“渺茫的歌声”这一听觉形象就可以自然展开联想,感受荷塘上徐徐的凉风,体会到飘逸清幽的荷香,从而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
  朱自清也善于运用通感手法来塑造形象美。例如“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是嗅觉感受, 可闻而不可听, 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 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非常新颖而又贴切。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里,曾有这样的评语:“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的《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笔者以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句子的妙处更在于通过“高楼”和“歌声”两个意象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诗意与腴厚。
  
  朱自清散文的审美理想
  
  朱自清笔下的世界没有汹涌咆哮的大海,没有光芒万丈的太阳,没有吞日的天狗,也没有集木自焚的凤凰,更没有壮怀激烈的赴死,一弯“荷塘”、一帧“背影”才是他的世界。
  朱自清以为,散文的艺术生命在于情感,“在情感的浓厚”;朱自清散文中的情感并不强烈、偏激,而多的是一种沉痛隐忧,即使写到喜悦,也会伴随隐隐约约的苦涩。同时,他的散文秉承了中国“温柔敦厚”的视角传统,显出一种“哀而不伤,伤而不怨”的传统美学风格。其文貌似平淡通俗实则浓缩隽永。可以说,传统文人的性格都是儒、道两家此消彼长造就的,其精神境界几乎没有不是儒道两家的杂糅的。对此,朱自清曾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指出,包括散文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学“大概可用‘儒雅风流’一话来代表。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有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表现这种情志的是载道或言志,这个得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抱负,得有‘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涵养,得用‘熔经铸史’、‘含英咀华’的语言,这就是‘儒雅’的标准。有的人纵情于醇酒妇人,或寄情于田园山水,表现这种情志的是缘情或隐逸之风。这个得有‘妙赏’、‘深情’和‘玄心’,也得用‘含英咀华’的语言,这就是‘风流’的标准”。
  
  学养与性格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
  朱自清先生在的古典文学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的古典文论《古诗歌笺释三种》、《十四家诗钞》、《宋五家诗钞》等,都是教学时的讲义和供学生参考用的选本,其他的论著,如《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古文学的欣赏》、《语文学常谈》、《论诗学门径》、《<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等等承载着他深厚的学养。他涵泳我国古代文化学术,基础丰厚扎实,他将西方现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知识溶化在自己的见解里,表述时不露其痕迹,更无附会凑泊之弊。另一个值得珍视的特点是:他研治古典,却不沉湎在古书里,更不膜拜在古人脚下。他渊博而不炫学,且又谦冲而不矜伐。他的文章里绝不侈陈珍本秘籍,所用以论证的都是常见书。行文也秀丽而不华靡,更没有哗众的惊人之笔,而是把自己深厚的学养溶化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使他的散文呈现出朴素的诗意和平淡的腴厚。
  
  高楼的内涵
  
  高楼,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感世伤怀的地方,思乡念友的场所。汉乐府民歌《西北有高楼》云:“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请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复再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知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王粲《登楼赋》又云:“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恒以反侧。”许浑《咸阳城东楼》曰:“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想必也是高楼。”可以说,高楼的伤感,是凄怨,是思愁,如子规在人们心中一样。
  百丈高楼之所以成为感人之物,由其特性所致。首先,在其高。当然,山也高,但山有群峰为伴,草木相依,唯有高楼孤绝,无复依傍,因而更觉楼阁的孤高无侣。其次,楼高生寒。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高处偏寒,自古心怀高超理想的志士,其所深怀的一种寂寞苦闷的痛感,因登楼而感发。再则,仰望高楼,视线上移,通向茫茫天字,易产生超脱现实的幻觉。秦观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觅处”(《踏莎行》),“楼台”孤高,为雾所障,缥缈而不可把握,恰如理想之虚幻难求,仰望高楼之际,也蕴含苦苦向上求索之意。
  杜甫诗歌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就是“高楼”。明代傅振商在《杜诗分类》中将杜甫诗按内容分类,其中一类为“楼阁”类。这些诗有六十余篇,五言古二十五篇,五言律三十二篇,七言律十篇。杜甫楼阁诗中的高楼意象,多见于怀古言志诗。如“浮云连海岱,平野如清秀。孤幛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登衮州城楼》,又见于如悲时悯世的诗篇,把人生苦难的体验升华为哲理的感悟。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揭示了人生无常而自然永恒的哲理。至于孤高偏寒的意象,展现在抒写羁旅乡愁和忧生之嗟的作品中,如“楼高欲愁思”(《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写游子思乡,有“城暗更筹急,楼高雨雪微”(《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写羁旅怀人,如“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写忧生之叹,像“楼角凌风迥,城阴带水昏”《东楼》。
  然而,并非人人登楼阁皆有此体认,唯独心怀超理想而失意的伤心人,才能如此。杜甫少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右丞丈二十二韵》)抱负,但一生飘零,抑郁不得志。才能由个人的悲感,扩至天下的悲哀,创造出大诗境。
  
  歌声的内涵
  
  高楼与歌声往往密不可分。如杜甫虚写楼阁,所借助的物象,除自然景物外,还有楼阁情事。如《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二,“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众人饮酒弹棋,诗人独独赋诗看弈于其中,此时高楼又岂是欢庆之所,它孤独悲凉的意象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歌声》描写的印象风光是他向往的一个理想乡。到“中西音乐歌舞大会”去听“三曲清歌”的朱自清,暂时忘掉学校风潮等烦琐世事,心满意足地沉湎于幻想世界。它是一篇富有朝气的青年诗人流露出自己心象世界的好作品。那个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从传统的思想束缚中获得解放,从而对整个人生和宇宙有了新的感受、思索和追求。向何处去?路又怎么走?很多的知识青年,他们头脑中的新世界、理想,还没有定型,还没有确定的目标和道路。周围黑暗的现实,庸碌的世俗,种种丑恶的社会景象,压迫,欺诈,罪恶,与纯洁的年轻心灵时时对抗,时时产生困惑、空虚、烦恼和悲伤。他们需要有一块清洁的土壤,一个净化的氛围,使自己沉重的心灵暂时栖息。《歌声》吟咏的正是朱自清的这种心灵的历程,写听歌的感受。“好嘹亮的歌声!”起章就是对他所听到的歌声的赞叹,沉浸在黑暗空虚中的他,仿佛通过歌声接近了光明,使他纷扰、烦忧的内心得到“古井般的平静”,使他在周围的冰冷中感觉到“缕缕微温”,这时,肮脏的世界,他和人的一切世俗关系,就完全忘却了;于是,他卸去沉重的负担,心灵轻飘飘地随歌声起伏,而沉浸于其中。最后一段写道:“看啊,那都是歌声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并且,终其一生他都用心守候着自己的《歌声》。
  “高楼”与“歌声”在《荷塘月色》中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笔者认为,《荷塘月色》的主题是表达了朱自清在苦闷、彷徨、寂寞的处境中对理想自由爱情的思慕和追求。前文对“高楼”与“歌声”的内涵的分析,与这一主题正相吻合。再加上朱自清学养性格与散文的审美理想,所以才有这样显露着朴素的诗意、平淡的腴厚的文字。“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可以说,这样富含诗意的文句尽得儒雅与风流。
  
  参考文献
  1.余荩《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原载《语文战线》1979年第5期。原载《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三期。
  2.张若英编:《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料》第55页,上海书店印行,1985年版。
  3.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转引自《朱自清研究资料》第34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4.《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第206页,上海书店印行,1982年版。
  5.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北京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
  6.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文讯》第9卷第3期,1948年9月15日出版。
  7.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8.朱自清《写作杂谈》,《朱自清全集》第2卷第106页。
  9.朱德熙《于平淡中见神奇―谈朱自清的散文》,《新闻业务》1961年第7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35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