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何谓文言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鲍宗武老师执教文言文《伯牙绝弦》,其中有这样一条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并从中体味艺术的魅力。
  我们知道文言文的特点便是言简意赅,我们更不能否认文言文作为语言艺术的魅力,但在课堂中,鲍老师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我不得其解。
  师:读到哪里的时候,你觉得是文言文?
  生1:“哉”。
  师:等于现在的“啊”。
  生2:“兮”。(指名学生朗读)
  生3:“日”。
  生4:“乃”。
  鲍老师这样的处理是否合理?赖正清老师对鲍老师的这一环节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如果说单凭“哉”“兮”“日”“乃”判断一篇文章就是文言文,是不是有些牵强呢?或者仅是这样的文章我们叫文言文,那其他类型的文章我们应该也能找出代表性的文字来定义?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是这样由来的。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1919年“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是我国的重要文化。
  我认为不该在课堂上给学生下这样的定式,这是曲解了文言的多种形式。不知各位同行以为如何?比较鉴赏同一表达方法,举一反三进行强化。高明!
  正如省小语会副会长、著名特级教师赖正清所评价的“层层剥笋聚一点,学生忙碌教师闲”,在《我的舞台》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忙碌的自主积极的学习状态!朗读课文、圈点重点词、填写表格、字词批注、作业练习等等,每个环节学生都是以饱满的情绪全体参与……对比其他公开课上使出十八般武艺、像蝴蝶般满场飞的教师,王或钊老师看上去轻松自在,胜似闲庭散步啊!因为他把舞台还给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
  这样的课堂不正是课改极力推崇、提倡的课堂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41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