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中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几种方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技巧 新课程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么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下边笔者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关于提问技巧的几点认识 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提问要把握时机,激发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力求新颖,讲求新意,激发情趣,切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她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教师上课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提问,把学生引入积极思维的王国中去.教学就会达到最佳境界。
  二、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避免问题的空泛
  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文章主题上,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发问。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三、提问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摘到。对于提问的设计,教师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顺序。按照这样一个顺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作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四、提问要面向全体,分层设计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可依据学生“近期发展水平”的低、中、高把他们分层。在提问时,难问题由高层次的学生去“侦察”,一般性问题由中层次的学生去突破,易答问题由低层次的学生去完成。这样做.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学有所成,获取成功的体验,消除厌学、怕学情绪。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使大多数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另外,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教师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五、提问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应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如让学生根据作品描写的内容对文中人物、情节展开想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向学生提出,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所以我们要精心地进行设计,善于引导学生答问,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红.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8,(7).
  [2]雷雪琴.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课堂提问.考试周刊,2007,(33)
  [3]王会娟.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教学交流,2008,(9).
  [4]刘丽媛.浅谈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提问.现代语文,20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48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