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空巢老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所谓留守老人或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只剩下自己或老俩口独自生活的老人。
  一 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1.情感状况
  (1)孤独感。过去孩子们整天围着自己转,可以天天见,现在不仅他们自己远走高飞,有的还把小孙子也一起带走。老人感到家里空了,自然产生没儿没女、膝下无人的孤独感。
  (2)寂寞感。其实,老人寂寞,也是源于孤独。家里没有“说话”的人,出门没有晚辈来陪伴,出门一把锁,回家一盏灯,晚上更是“无声无息”,基本没有欢声笑语,觉得家庭生活没有活力。尤其是单身老人,更是萎靡不振,有的甚至脾气都变得古怪起来。
  (3)遗弃感。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扎根城市,一边是越来越多的老人留守空宅。平时儿女们难得回乡看望老人,大多只能“捎俩钱”或打个电话。虽然也有的想把长辈接去一起住,但不少老人到了城里又“难服水土”,只能无奈地选择回家继续守空宅,心生被儿女遗弃之感。
  2.生活状况
  (1)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经济来源不稳定。子女外出务工的确带来了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但是单靠外出打工子女给父母的支持还不能给予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撑。在调查中发现70%以上的老人按当地标准平均每月的日常费用都在200~400元。老人们平时除了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以外,还有求医问药的费用。此外,有些子女外出务工,但将小孩留在家中由老人照顾,这也增加了老人们的负担,平时还要给孙子、孙女一些零用钱。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也不稳定,在调查中50%~60%的老人的经济来源都是不太稳定或者一般。老人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子女给钱,部分老人还靠自身劳动来维持生计,而只有个别老人靠退休金维持生计,拥有养老积蓄。
  (2)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老人的医药支付能力较差,部分老人生病时缺乏生活照料。大多数老年人体弱多病,普遍患有慢性病。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增强了老人医药支付的能力,负担起了老人大部分的医药费,但一旦生了大病,昂贵的医药费也让子女、整个家庭难以支付,存在着“生得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很多。调查中,绝大多数老人出于习惯或现实经济状况考虑没有做过健康体检。在医疗保障方面,大部分老人都无任何医疗保障。留守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往往在突发疾病时得不到及时抢救,生命时常受到威胁。同时有些留守老人难以自己照料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3)留守老人的娱乐活动过于单调,一般除了看电视、聊天外,老人们就没有什么其它的消遣方式了。而一些老人甚至为了省电连电视都不看,同时,当问到老年人是否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多数表示没有必要。而想进行一定体育锻炼却没有条件,没有完善的体育设施,而且所在村也没有老年活动室或者老年协会组织。
  (4)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风险意识淡薄,这种状况也在困扰着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在经济体制变革、社会转型的今天,很多并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主要沿用的是自我养老或家庭养老的方式来应对自己的养老问题,而农村社区建设和社会养老等方面却因为政策、制度不完善,意识淡薄而不被了解或者被忽视。很多农村老人对养老风险的担心并不严重,也许是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或者他们不敢对依靠国家和社会解决养老抱有高的期望,他们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只想“有口饭吃”就可以,只要求最基本的生存权,只希望自己和亲人少灾无病,而没有过多的改善生活的其他要求,也没有风险的意识,没有想过年轻时储备来供养老年生活。
  二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1.我国转型时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也在弱化
  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得使用土地的灵活性增强,农村人口流动性也增强。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同时社会转型也在进行,我国社会结构变迁中,农村社会结构也在转型,农村社区变的松散而对个人的凝聚力减弱,农民个体化的趋势也在加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的同时,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这给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功能带来很大的冲击,家庭结构解体的同时养老功能也在弱化。另外,由于信息匮乏、社会支持系统不足、当地政策制度偏差等外在原因以及自身能力不足、权利保护意识淡薄、农村价值失落等原因,使得农村空巢老人不容置疑的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一些高龄、残疾、孤寡等特殊的空巢老人。同时农村社区的自我支持系统也因为种种原因而部分瓦解,子女抚养缺位、亲朋邻里职责弱化、社区意识淡薄等多种因素也促成了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
  2.农村空巢老人的状况令人堪忧
  老人在年轻时曾对国家、对子女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在年老以后分享社会成果时却被推到了边缘化的地位,这在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上是一种很大的不公平,在心理上也会造成被剥夺感。他们身体状况不佳,生活上被疏于照料,情感上得不到满足,人的自我功能实现受限,甚至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空巢老人淡薄的养老保障风险意识和淡薄的“赋权”意识间接地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相对滞后,使得他们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相对剥夺”的不平等地位。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这种不平等也成为了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的不和谐因素。
  三 关于农村空巢养老的一些建议
  1.加强人文关怀,深入农村社区宣传,改善家庭功能
  首先,村社干部在深入农村社区宣传“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提倡“孝”道,巩固家庭养老的地位。同时,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宣传社会养老,协助农民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的观念,使其了解社会养老,协助其了解通过缴纳社会养老金等方式来防范养老风险、改善老年生活。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在社会上加强宣传,倡导社会资本与个人资本相结合进行养老,倡导民营等资本投资于农村养老事业,呼吁社会力量对贫困老人养老救助。此外,介入农村家庭,采用个案辅导等工作方法,帮助老年案主“充权”,了解自身权利,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案主的自决能力,采用家庭治疗模式等个案工作方式,来减少“虐老”等不良行为。
  2.加强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建设,做好老年社会工作
  首先,要协助老人进行自我探索,协调好与子女、朋友、邻里的关系,扩展社会支持网络。其次,建议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修建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社工人员可以在农村社区积极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如组织一些互动参与的简单小游戏,丰富老人的生活;开展“一帮一小组”、“心理辅导小组”、“疾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活动,给与老人身心关怀和精神上的慰藉。另外,可以开展相关的募捐活动,筹措资金用于修建农村养老院等福利机构,改善老人生活。
  3.完善社会政策,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
  目前,中国农民的职业、角色(如职业农民、乡镇企业农民职工、城市流动农民工等)分化复杂,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出现社会分层。鉴于此,我们社会工作方法应因地制宜,在社会政策影响上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可以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采取不同的社会政策建议,如在经济较好的农村地区首先推广社会养老保障,逐步扩展;对于失地农民这一群体应鼓励其利用征地补偿安置费来缴纳养老保险等。另外,社工人员在政府社会政策中可以发挥监督作用。此外,关注合作医疗,建议加强对医疗保障的改革,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
  4.开展辅导帮助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中的弱势
  对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即农村空巢老人中的高龄、残疾、特困、五保户等,对其给与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广泛组织、推动义工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其能够结合老人的需求和实际生活状况开展活动,从身体和心理等多个层面上帮助老人。
  目前中国处于一个“未富先老”的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完全可以化弊为利,迎接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空巢”家庭的压力是一重要的方面。解决好留守老人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让老人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克服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也有利于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责任编辑:高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70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