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细节扮靓作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加强作文细节描写教学,让细节扮靓学生的作文,乃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用心观察、借鉴、片段训练的细节描写方法,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细节 观察 借鉴 片断训练
  
  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作为语文教师和校刊主编,笔者注意到:大多时候学生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捕捉细节并进行描写的能力。而加强作文细节描写教学,让细节扮靓学生的作文,乃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应如何提高细节描写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的实践经验是:观察,借鉴,片断训练。
  
  一、细致用心的观察是学习细节描写的必经之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学生作文写得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对事物细致用心的观察。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清晰、具体的认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逼真,从而走出千篇一律的俗套。
  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特点。笔者在市华茂外国语学校执教《春》的写作指导课时,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失败的写景片断:现在正值春意浓浓,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小树换上了绿装、青翠的小草钻出了地面,五颜六色的花争夺斗艳。池塘的冰化了,鱼儿在平静的水面嬉戏,柳树摇摆着绿绿的枝叶,黄莺引吭高歌。这段文字有三种毛病:①不细致(每种景物描写不超过10个字);②杂乱无序(方位顺序混乱:高→低→高,树木分两次出现;画面杂乱:“绿绿的柳枝”是暮春之景,“钻出地面的草儿”是早春之景,“池塘的冰化了”是春意萌动之景);③未能抓住景物特征(刚钻出土的小草,不是“青翠”,而是“嫩绿”、“黄绿”;黄莺不是“引吭高歌”,而是“清脆婉转地歌唱”,春风送暖之下的水面不是“平静”,而是“泛起涟漪”)。第一种毛病,同学们一下就找到了,第二种毛病经提醒也找到了,第三种毛病因为学生找不到,笔者不得不自己点明,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正是写作的“盲区”。
  那么,应怎样观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呢?记叙文要表现客观事物和生活事实,就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事物各有特点:人物出身、经历、个性不同,性格感情有别;地方的南北东西不一,地势、气候、景物、风俗民情也有异。要抓住特点还要有所取舍,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捕捉生活中最新颖、最有特点的形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做到有闻必录,否则写出的事物就缺乏个性。此外,还要全面观察人物,从看、听、想、感四个方面入手。看――人物的外貌和神情、动作;听――人物的语言和说话的语气;想――联想人物的相关资料和别人的评论;感――抒发自己的感受或评价,还可以感受、揣摩人物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由外表的观察渗透到内心的探究。只有这样观察有序,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观察对象的外形和内质。
  
  二、借鉴是学习细节描写方法的绿色通道
  
  细节描写要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在写作中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外貌、服饰细节,以及环境、场景、细节等进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进而突出文章中心。笔者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细节描写为例,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使之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做动态展示,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里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探”,表现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倾”,爬上月台十分艰难,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方法二:简笔勾勒,形象典型。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在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方法三:善用修辞,生动传神。巧妙地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细伶仃的圆规”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窘迫的生活状态和泼辣的性格。
  方法四:环境描写,无声胜有声。“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奠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两处景色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前一句较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后一句较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这一景物描写既表现出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从而突出文章中心。因此,教师在引导赏析精彩的细节片断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三、片段训练是运用细节描写的最佳捷径
  
  片断训练是从局部着眼,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笔随时记录“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再过渡到构思作文。
  1.仿写。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照猫画虎”要画出虎气。例如,学习了《故乡》中势利、尖刻、自私的杨二嫂的肖像“漫画”后,可让学生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肖像,既写了之相同之处,又表现其不同之处:杨二嫂是“细脚伶仃的圆规,双手搭在髀间”,而现实中有些人是“胖萝卜,双手叉在腰际”。
  2.生发。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长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如学习了《阿长与〈山海经〉》后可写“阿长买《山海经》”;学习了《石壕吏》后,可作“官差夜捉人”等。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会发现:课文中有神态细节,动作细节,有对话细节……但字里行间往往留有“空白”,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细节描写空间。当然,不必限于课文,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断练习。
  3.修改。教师不能奢求学生速成,要对学生不断进行引导,让他们在练习中反复修改。可以先通过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一情节的扩展;接着让同学们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一些细节,最后让他们对前后的习作进行对比。由此,学生就会发现,修改后的情节描写比修改前的形象、生动多了。这样经过不断练习,就会慢慢摸索出细节描写的方法。
  细节描写训练会让学生感觉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让他们找到了打开话匣子的钥匙。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作文细节描写的教学,让细节成为学生作文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郭根福.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郗晓波.对新教材写作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6).
  [3]张健.作文教学要强化学生观察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之友,200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73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