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订单培养”源于企业和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这种模式移植于教师教育,构想了一种用人学校与师范大学合作,教育局参与订单制定的教师教育的免费“订单培养”模式,并简要构建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方式等一套未来教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订单培养 教师教育 构想
  
  企事业单位常常觉得新来的大学生不能适应岗位需求,刚出校门的毕业生也感到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上派不上用场。于是,瞄准市场开专业,盯着岗位开课程成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就业市场的新对策,“订单教育”应运而生。订单教育是近年来出现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内新的教育模式,学校按照企业需求开设课程,企业以学校为依托寻求优质人力资源,学生通过进订单班而直接接受企业所需要的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培训,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1]本文将这种培养人才的模式移植于教师教育,提出“3+1”订单式培养模式,该模式构想了用人学校、教育局与师范大学合作免费培养师范生的“订单培养”模式,包括这种模式中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方式等。
  一、“3+1”订单培养模式的总体培养目标与总体思路
  订单培养是根据目前中小学的用人需求,学生自愿报名,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命题、面试录取,并与教育局签署用人合同,接受四年的本科教育,重点培养具有学士学位的中小学教师。
  依据目前华东师范大学推出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和上海师范大学“3+3”教师培养模式的可行性,“3+1”订单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传统高师单一四年制的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混编养成教师的模式。虽然“3+1”模式也不同于“3+3”的模式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高学历教师,但通过四年新型结构的职前订单培养,必定能够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的中小学教师,后续的再生需求可以通过职后继续教育来完成。
  “3+1”订单培养不同于传统的师范生培养,其最大的优势是重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和教育实践,使他们成为专业基础扎实,掌握教育学基础知识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组织、设计课程的能力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展研究性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
  接受订单培养的学生用三年的时间完成本科专业教育,其中前两年是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第三年根据用人学校对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分别组建各专业方向的订单教育班,学习学校与师范大学共同选定的专业课程,使用双方确认的教材,按照用人学校要求的培养模式、培养内容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教育局的参与进行确认和签订合同。第四年,学生带着前三年的学识,根据已签好的合同分配到对口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实践、教职体验以及自身价值定向,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带着实践的经验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学位授予后由用人学校决定是否录用学生。
  二、“3+1”订单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根据美国PDS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的成功经验,“3+1”订单培养模式也凸显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理念,加上订单的合同培养,用四年时间有针对性地培养对教育事业、对儿童有爱心有热情的未来教师。因此,这种模式的课程体系也与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在学段安排上有所区别。
  根据师范生培养目标和规格,在学术取向、专业取向和实践取向整合的要求下,在教学计划中构建通识教育、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可参照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模块设置(如表1)。
  
  三、“3+1”订单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
  “3+1”订单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教育在于其对应性的实践性,即按照中小学的实际用人需求培养未来教师。所以,对于这种培养模式的教学也有其特点。配备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学科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的多元结构的教学与指导教师队伍。
  为每个师范生配备双导师,即学校学科教育专业导师和来自实习、见习基地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做师范生的兼职导师,对师范生提供从课程学习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指导,为其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3+1”订单培养模式教育实践的具体方式
  鉴于教师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凸显订单教育的特点,订单培养尤其注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训练,引导师范生体验和实践教师职业角色,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和条件,依托教育局与中小学签订的培养合同,在学制第四年构建了为期一年的“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把互为衔接的专题见习、课题研习和教育实习整合在一年内,为师范生营造一个优质的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学环境。
  根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基本理念,师范生的实践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 教育观察――体验校园
  1.校园的建筑与文化
  2.教室的环境与设计
  3.班级学习风气与氛围
  4.学校的组织结构
  5.我的札记(校园的一天、班级的一天、教师的一天、学生的一天)
  第二部分 教育观察――感悟课堂
  1.教学各环节的教师语言
  2.教师的提问方式与内容
  3.教师的激励方法与手段
  4.课堂中的表扬与批评
  5.教师的教学机智
  6.师生冲突与解决策略
  7.我的札记(教师的一段精彩语言、一种有效激励方法、一个机智处理问题的场景)
  第三部分 教育观察――体悟教师
  1.教师的形象
  2.教师的一个教案
  3.教师的一节课
  4.教师的一次与学生谈话
  5.教师的一次班级活动
  6.教师的一次家访
  7.教师的一次与家长谈话
  8.教师的一次班主任工作
  第四部分 教育观察――走进学生
  1.学生最爱玩的一个游戏
  2.学生的班级群体调查
  3.学生最爱参加的一项社会活动
  4.我的札记(我最想了解的一个学生、学生的一本课外书、学生的一节课、一个游戏、学生的一份作业)
  第五部分 教育观察――历练教学
  1.教师的课堂管理
  2.学生的课堂行为
  第六部分 教育观察――观察反思
  1.假如我是一名教师
  2.假如我是一个班主任
  3.假如我是一个学生
  4.假如我上这节课
  5.假如我主持这次主题班会
  6.假如我来设计这次活动
  以上六部分[2]列举了师范生在教育实践这一阶段的具体实习内容,根据实习对口学校的特殊要求可以有所调整,但目的是一样的,即围绕实践主题开展教育、教学体验以及自身价值定向。这一年是进行教师职业的实践体验、完成教师职业的心理准备、确定人生的价值取向。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在教师培养中都安排1-2年的教师职业体验期。在“3+1”模式中安排一年的职业体验,一方面可以培养未来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心;另一方面,可以让师范生亲身感受教育实践,选择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五、讨论与思考
  “合作、互利、双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在这样的主题下,实施“3+1”订单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主要优势如下:
  1.充分展现了大学的优势:丰富的图书资源和专业期刊资源和高素质的专家队伍。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也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这些优势发挥得越充分,意味着未来教师的培养成效也越高。
  2.这种模式具有美国“教师发展学校”的特长。它不仅解决了师范生实习难的问题,也促进高校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互利、双赢”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的进一步、长期、稳定的发展,使合作双方都得以取长补短。
  3.为职前师范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实践的经验与机会,当他们带着现实中的问题回到课堂,理论学习有了实践的支撑变得不再枯燥,专业不再是课程计划上的要求,而是一种职业技能的具体体现。
  4.各实习学校为实习生建立专业的指导小组,这样有利于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得以及时的解决,提高实习的成效。[3]
  当然,“3+1”订单培养模式是按照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和上海师范大学“3+3”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路,构想出的本科师范生的培养思路,在很多地方也有欠缺和不足。
  首先,如何将这种培养模式纳入到政府统一的师资培养计划需要进一步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和协商,特别是培养经费的问题。
  其次,指导教师队伍的构成。在构想中的指导教师队伍结构中,应该包括大学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由于用人学校的师资有限,为每个学生配备双导师,在学科结构方面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因此,与各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实行优势互补,对于保障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再次,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与评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实习学生撰写札记和实习调研报告外,教育教学的实践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尺。对学生的实习成效而言,对实习的实效只能由每个个体对自己的收获进行主观描述,因此存在一定困难。
  对于师范生上岗后的后续要求,诸如岗位要求的教育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不断增加等,依据终身学习理论,对新上任的教师也要进行职后培训。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学科融合,提高实践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能力,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凌.订单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136-137.
  [2]曹慧英.“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一种新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J].爱满天下,2007,3(4):21-23.
  [3]教苑.上海师范大学“3+3”教师教育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19-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76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