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教师说,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学生给难住了,有的学生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1.2 数学课也应该让学生多说
  有的教师认为多说是语文课的特色,这显然是一错误思想。在数学课上让学生多说,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兴趣,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和教师反复的讲述之中。
  1.3 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笔者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把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绘,再自己动手画一画角是怎样的。在总结完角的样子后,又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画的不同的角更多,最后举例说明角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是当今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向之一,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以动脑思考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民主科学的课堂教学气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在保证组内优、中、差搭配,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兼顾,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基础上,定期安排小组成员流动,实行动态编排。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断地有机会了解更多同学的观点,也可以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学生在组内起控制作用、有的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让学生有在新组内重新树立形象的机会,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要把握安排合作学习的时机,一节课不宜过多地采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是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探究的问题要具有思考讨论的价值。一般来说,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和探究。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就给予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从中得到启迪,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加进自己的思考,不断使自己的见解更全面、更深刻、更具创造性。学生在这样一种课堂气氛中学习,会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尊重、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选择、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平等对待学生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成绩有多优,家庭条件有多好,在教师的心目中都应该是平等的;二是对每一位学生,无论他的品行、为人怎样,在人格上与教师都应该是平等的。基于这一出发点,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他们每一个可爱的面容里都隐藏着发光点。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懂事、听话,但实际上确有一些学生不思进取,无理取闹,加深教师的厌烦,师生关系慢慢敌对,彼此淡漠了人性化的交流,只有教师教、学生学的这么一个简单过程。
  笔者认为,教师应多替学生着想,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从那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师生要体现平等,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接受每一位学生,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不能载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告诫学生如何学做人。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二中小学部;2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宋家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82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