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理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要想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促进中下游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成为每个教师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也只有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的目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现在早已被应用于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它的出现有力地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在素质教育呼声高涨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多地成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那么,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尝试,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 转变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几乎占尽学生的课堂时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这已经严重阻碍现在的教育教学的发展。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时代,是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时代。过去那种“以教定学”的传统模式已经落伍了,因为它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学生只是一味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逐渐丧失了。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2 顺应形势,组建合作小组
  顺应现代教育形式,“一个不能少”,抓全面,全面抓,彻底改变以往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优等生的情况。而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重视中下游的学生,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因而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显得特别重要。学校在基础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班主任综合各方面情况合理分组,合作小组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利于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同时选有一位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对地理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担任组长。另外,小组间不能有太大差距,便于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四人为一小组,采用就近原则――同桌和前后位之间。每一小组一般由一名成绩较好的、一名成绩后进的和两名成绩一般的学生组成。每个班都给小组起了响亮的名字,让各学习小组成员结合自己小组的特色,合作商定出属于自己小组的名字、口号、目标,尽量简短,朗朗上口,健康积极,励志向上。组名有“快乐无限组”“勇于争先组”“放飞梦想组” “奇思妙想组”“天天向上组”“希望腾飞组”等。
  其次,制定合作学习小组比赛规则。在课堂上,学生答题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本小组,如果回答无误,不仅要给自己加分,整个小组也要加分。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热情高涨。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整个课堂活泼而有序。
  3 精心准备,创设教学情境
  合作学习的中心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适当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平等、民主、愉快、紧张的氛围中去学习和探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在教学中要适时向学生讲解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一些要求,譬如:听取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打断;阐明理由时尽量要充分具体,以求激发大家共同思考;说服别人时语气要委婉,尽量减少尖锐的批评;反思时要敢于承认错误;同小组成员之间要彼此沟通协调好,力求配合默契;课堂上组与组之间,可以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但课下仍然是亲如一家的兄弟;等等。
  4 仔细推敲,确定探究内容
  需要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少教师在出示各种公开课和示范课时,将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当作讨论的话题,为了讨论而讨论,这样只会流于形式,玩花架子,没有实效。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用,也不是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根据教学内容,又要把握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有争论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有争论的问题,教师喜欢包办代替,害怕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感觉是浪费时间,就直接把答案公布出来,这是教师的通病。学生只知其结果,而不知其过程,效果很不好。现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问题就会越辩越明。
  如在学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时,笔者设计辩论活动,正方“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反方“人口增长越慢越好”,课前让学生搜集材料,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课堂气氛异常激烈,“火药味十足”。真理愈辩愈明,最后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快了慢了都不好,“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观。
  贴近实际生活的内容适合合作学习 地理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信息和资料。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进行开拓性学习,效果很好。如在学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和气候”时,课本第59页的阅读材料《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搜集关于“PM2.5”的相关资料,了解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雾霾天气的危害及其预防。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解,后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了正确的环境观。
  5 适时评价,调控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评价的标准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并将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竞争,将个人成绩同小组的成绩挂钩,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仔细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特别是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以及积极踊跃参与讨论、大胆发言的组员都要及时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无限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评出“配合默契奖”“合作共赢奖”“强强联合”等。与此同时,也要对表现突出的组员给予“最佳新人奖”“特别进步奖”“最佳明星奖”等。课堂上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不正是教师苦苦等待、梦寐以求的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学习效率自然而然会大幅度提高。
  经过前段时间的摸索与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运用得好,运用得当,它的确是一种难得的好方法。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评价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标准不再是课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得怎样;学生是否学得明白、学得高效。如何在课堂上把小组合作学习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的确需要每一位教师用心去揣摩和研究。为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大显神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起努力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85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