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如果课堂不改变,学校的教育就不可能真正改变。北京十一学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观,在《学校行动纲要》里明确提出了调整教学关系的要求,其中包括:不要把学生框定在教师的知识领域里,教师的角色更多地应该是启蒙;需要将教师的诊断功能凸现出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等方面。
  【关键词】每一位学生;课堂转型;教师角色;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19-03
  【作者简介】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北京,100039)校长,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一、不要把孩子框定在你的知识领域里,因为他们生于另一个时代
  时间长了,我们就特别容易好为人师,甚至是自以为是。我们觉得自己最了解学生,甚至我们周边的亲朋好友对此也深信不疑。其实,许多时候我们错了,我们根本不了解孩子们。在今天的校园里,我们真的知道学生在学什么吗?他们应该学什么?特别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他们在怎样地学习吗?
  在一次教学沙龙上,我们学校一位非常资深的教师,特别得意地介绍说,班上的一个学生可会填词了,我给他出一个题目,他晚上就填了三首词,水平很高,现在正在全班推广。我说,网上现在有一个填词创作软件,能自动完成格律、音韵采集分析和智能提示,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创作大量作品。他说,是吗?你看,他在全班要推广,学生都不告诉他。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在许多时候,师生的边界开始变得越来越不清晰,这个不清晰也包括课堂的边界,如果我们仅仅盯着课堂上的45分钟,已经没有办法去掌握和了解学生全部的学习。
  我们学校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她现在在读高二,这个学生的语文课,教师已经没有办法教了,她读的书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教师。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不敢再看她了。一旦看她,她就要回答,一旦让她开了头,那么这堂课剩下的所有时间就都属于她了,而且她讲的全班同学都鼓掌,都愿意听。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怎样给她设计语文学习的路径呢?在十一学校,她的课堂、她的阅读、她的写作都是独特的,都是属于她一个人的,还在教室和走廊里给她搞了一个专属于她的评论专栏,定期更换。有一次,一位媒体的负责人去考察学校的时候,走到这个地方看了这个学生的评论,他问我,我们能不能现在就录用她作为我们的员工?我说,对不起,你得和她本人商量,她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同伴的力量也很大,在一次“高一学生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学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和同学学习,占43.5%。在“课堂活动设计”的调查问卷中,把听教师讲课作为学习方式的人数已经排到了第三位。教英语的王老师把他的课堂分成了三个区域:自主学习区、小组合作学习区和辅导区。在自主学习区,首席老师是平板电脑,排在第二的老师是同伴,王老师排在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区,排在第一位的老师是同伴,排在第二位的是平板电脑,王老师仍排在第三位。在辅导区,王老师才被排在第一位。
  过去在上海的黄埔江畔有一个烟囱,被废弃了,但是上海人很聪明,他们没有花重金把它砸掉,而是把它改建成世博园气象信号塔,做成了一根硕大的温度计,将气象功能与景观功能融为一体,让周边的市民不用看手机就知道现在的温度情况。这个烟囱的功能在改变,当不需要冒烟的时候,它可以显示一下温度。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师,当我们不需要教给学生知识、当大量知识可以在网上学习、可以同伴间互相学习的时候,我们教师的角色、我们教师的新定位在哪里?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有慕课(MOOC),十一学校为什么要让学生在网上自主选课?就是孩子们到他们40岁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仅仅把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角色更多地应该是启蒙,我们必须去发现学生本来有什么,必须把他们藏得很深的潜能挖掘出来,并让它爆发。
  二、教师的诊断功能凸现出来
  过去传统的教育是把学生放在一个集体里来教育,今天我们更多地把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来教育,以前我们的学校似乎只有“手术室”,没有“B超”和“磁共振”,我们抓过一个学生来就“动手术”、就教育。但是,他这个“病”不是在那个位置。同样是因材施教,过去我们怎么去因材施教呢?我们基本上是以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或者学科能力培养的程度来因材施教。教师觉得学生数学的三角函数这部分有点儿问题,他就盯着三角函数。这样的因材施教是以学科知识为对象,没有以人为本,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成长的生命体,更没有看到学生的学习链和学习路径。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的时代,当学习的通道不再仅仅靠教师,学习的路径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变得不一样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因材施教就不再是看他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学生不一样的学习路径,还有他在哪一个学习链条的环节上需要我们去特别地关注、特别地做优化。
  我非常赞同一个观点:要知道每一个学生真正的情况,最好的策略是暴露,而最核心的是发现差异。在一次数学老师教学经验分享会上,教初一的胡老师在最后展示了这样一张PPT:“我可爱的打印机,感谢你。”什么意思呢?因为学校为每一个学科教室配有一台打印机,每当遇到学生一些典型的作业或者错误很多的卷子,或者说值得同学们讨论的内容的时候,胡老师就马上现场扫描打印。哪一个学生存在什么问题的时候,也马上打出一张适合他的作业。他们年级一共550位学生,在寒假前学生拿到了550份假期作业,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内容都不一样。开家长会,告诉给家长的方案也是一个学生一套方案、一个学生一种分析,这样就实现了教育的个别化。
  我们学校的史老师创办了一个“门诊”,要他接诊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学生必须用他开发的诊断工具先进行自我诊断。因为想找他诊断的学生很多,所以史老师的“门诊”必须预约,而且他还限号。他会帮助学生一对一诊断,发现其某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最终给出不同的处方。如果属于“疑难杂症”,一个人诊断不了,史老师就会聘请本年级的老师一起会诊。其实会诊的过程就是他们学科教研活动的过程,因为他是教研部长。有关学生诊断的一些记录,他会放到每一个学生的档案里。这样一个一个学生的经验进行提取之后,经过分析,能不能建模呢?能不能把一个个学生变成一类类学生呢?我们的另一位青年教师,他在教学活动中就设置了由个到类的环节,他把一个一个学生的特征进行归纳,然后形成一类一类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示教,在课后再对一个一个学生的特征进行落实。这样从个到类,再分类到个,循环往返,就是归纳、分析、汲取,最后建模的过程。我们希望这样一种类的总结,实现的是个性化教育的目标,这样的工作量极其大。   三、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十一学校,“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一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高二年级有一个叫“语文学习自主社”的组织,这些学生就不上语文课了,也不参加平常的语文考试。在语文学习的时间,他们就自己阅读、自己讨论,他们也有协议,而且这个协议还必须要有家长的签字。开始的时候,教师还是比较担心,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成绩让他们发现:这些学生虽然没有上语文课,没有跟随教师学习基础知识,但是他们的成绩也不差,而且他们储备下来的那些基本的语文素养有一天还会爆发。我们在中小学开展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也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开始推行的时候比较简单,就是阅读。方法特别容易操作:欣赏:找到你最喜欢的文章,问一问你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文章;分享:同伴间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文章以及你喜欢的理由;诵读:将自己喜欢的文段反复大声朗读,对特别喜欢的部分能够背诵;比较:尽管每一单元所选的文章属于同一个主题,但通过比较,可以找出文章之间更多的不同;模仿:如果有兴趣,可以模仿其中的文章练笔。所以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课堂上,教师不是一篇篇地去教课文,而是把它放在一个单元的框架下,让学生读了大量或相同,或相反类型的不同的文章,让学生去比较。有些时候教师不需要讲,只要把这些文章放在一起给学生,学生看完了就明白了。其实以上这些都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办法,但越是简单就越具有普遍意义。当然后来在一线的课堂里,很多优秀教师又探讨出了大量的更加科学、更加符合语文规律的方法。
  四、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怎样让学生知道我们是什么,这是课程资源最重要的一部分。2013年美国评出的全国年度教师杰夫・夏邦诺,他的一句话可以给我们启发。他说:“教学,不仅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还在于我们是什么。”当我们的教师不在办公室里,而是天天待在学科教室里、天天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教师的言传身教就不是一句空洞的话了。学生天天在模仿你,甚至对你的穿衣打扮都品头论足。所以,以身示范,教师的全人教育,就是我们重要的责任。
  在初一一个学段结束之后,初中学部进行了一个诊断,诊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教室是哪一间?在初一常规区的学生,他们排在前三位的教室让数学老师很惊讶,不是数学、不是语文、不是外语,而是生物教室、地理教室、历史教室。后来他们又针对初中高中直升区的学生,对初一的同样一间教室进行调查,老师们非常紧张,但结果出来之后很欣慰,排在前三位的是数学、语文、英语,数学老师在欣慰之余又进行了一个跟踪调查,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间教室。调查结果是:数学重要、喜欢数学老师、数学作业少、数学老师不“强迫”我们。于是,老师们有了一些体会,他们说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教室,绝不是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就够了,关键是师生关系。后来,老师们自己总结了这样几条: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留出时间跟学生讨论提问、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等。
  还有一种策略叫作对话式。现在没有办法不对话了,为什么?当十一学校没有了行政班之后,就没有了行政力量。过去我们找学生谈话,如果这个学生有问题,一般来说,我们15分钟就搞定了,他马上就会承认错误。但今天不行了,今天作为教师必须说出道理来,必须从内心要给他解决,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办法说服他。因为你不能够用行政力量去压迫他,你需要教育的智慧、需要教育的情怀、需要教育的艺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我们如果不去沟通、不去对话,就想马上说服他,让他们接受我们早就在内心定制好的那个道理,今天已经行不通了。
  我们的一位教师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改革之后,他成了教育顾问,在一个年级里负责关注问题学生。有一次,常规管理项目组的老师跟一个学生闹翻了,这个学生在自修教室里连续三次说话影响别人,都被这个负责常规管理的老师发现了,老师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训斥了这个违反纪律的学生,学生嫌这个老师不给他留面子,二人起了冲突。冲突之后,常规管理项目组的老师就把这个学生交给了教育顾问。教育顾问把这个学生请到谈话室,一开始想让这个学生向老师道歉,结果整整谈了两个半小时没有谈通。他正好碰到我,我问他过去当班主任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他说,没有一个学生超过15分钟,全搞定。我说,你认为这是真的吗?他说,现在看来那是不真实的,人家给我们面子了,认为我们是班主任,佯装服气了。其实,他犯的错误,第二天还在犯,第三天还在犯。最终这位教育顾问跟常规管理老师和年级的负责老师沟通之后,确定了另一种策略。在第二次学生约见的时候,他首先向这个学生道歉,他说,我不该在第一次没有完全弄清事情原委的时候,说服你向老师道歉。结果,他向学生道歉的时候,这个学生也不好意思了,也向他道歉。但是问题没有解决,这一次又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后来我知道这件事一直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解决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也改变了,几位教师形成合力,最后这个学生才彻底改变了。走班选课所产生的这样一种对话的方式,事实上带来的教育效益是很高的,但是在管理上需要教师倾入更多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时,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去发现和启蒙,当我们这样来看教育的时候,其实我们教师更多的是多一份包容,我们更多的是提供一种空间,我们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帮助。而且,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心态,就是千万不要一味去杜绝什么东西,一定要允许学生、孩子留一点他自己犯错误的空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87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