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泰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泰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泰中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泰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习泰语的人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泰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谚语;文化因素;翻译方法
  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语句。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意思。谚语以最简短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不少谚语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事物的规律,具有很深的哲理。
  泰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泰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谚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泰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一、泰汉谚语中文化因素的异同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东西,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重要的系统。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掌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掌握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在翻译实践中,不仅要将语言进行翻译,如何处理文化内涵的翻译转换,是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作为一名译者,应该重视文化因素,在深入地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真正理解原文的含义,将附加在源语上的超语言信息,即文化信息传递过去。
  泰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因素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存环境
  二、泰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从瞿秋白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补充、互为影响、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映原作的面貌,把译文意欲表达的隐含意义体现出来。
  奈达(Nida)曾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泰语谚语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泰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既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文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综上所述,泰汉谚语是反映两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只有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不同特点,才能深刻地理解谚语的真正含义。在翻译泰语谚语时,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尽可能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映原作的面貌,适当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释、同义谚语借用法、意译等方法,把译文隐含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创鑫,《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修辞学习》,2001
  [2]王德春等,《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昆宇吉玛达拉(萨雅・甘加纳潘),《泰国习语》,语言文化出版社,2000
  [4]祥阿仑・伽农蓬差《泰国社会文化》,朱拉隆公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92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