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响中小学生注意能力的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从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对中低分数学生的注意能力进行分析,找出对其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注意力提供一些方向。
  【关键词】中小学生;注意能力;影响因素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但不同的学生,他们听课的效率却不一样。认真听课的学生学习效率高,不认真的学生效率低;另外,有的时候,同样认真听课的两个学生,但学习的效果也存在好坏[1]。笔者根据从教多年的经验,以及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对中低分数学生的注意能力进行分析,尝试找出对其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注意力提供一些方向。
  1.生理因素的影响
  笔者曾经有过一个学生。他的舌系带过短,出生后舌系带没有退缩到舌根下,导致舌头不能深出口外,舌尖不能上翘,从而导致发音不准确(汉语)。由于自己说话的声音是通过肌肉和骨骼传导到自己耳朵里,所以他没有办法完美的重复所听到的声音,因此他还存在轻微的听力障碍。其结果就是,为了纠正他的一个读音,老师要进行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带读与纠正,但结果并不理想。通常的情况是,在进行了几十次的重复之后,老师还在耐心的教学生的发音,可是这个学生的开始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他认为他的发音没有什么很大的问题,就是老师在故意的为难他。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开始,这个学生确实在很用心很努力的学习,可是他听不清老师的发音,更谈不上复述,所以他的注意力很自然的从集中到分散,从指向老师转向开小差。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另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很好,从小娇生惯养,上小学后,身体肌肉力量不足,听了几分钟的课后就开始趴在桌子上。像学生端坐时,需要背部、腰部和臀部的肌肉进行支撑。如果这几块粗大肌肉群没有发展好,学生甚至无法保持3分钟以上的端坐时间。根据笔者的估算,大约有7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上维持连续端坐的时间少于10分钟,大约有50%以上的学生维持端坐时间少于5分钟。当学生的背部弯曲下来之时,也就是他们开小差的开始[2]。因此,在小学课堂中,老师要不断的转换教学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现在,由于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一般规定是六周岁的儿童开始上一年级。可是有很多家长在小孩5岁半,甚至是刚满5岁就送入一年级。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也造成了一个情况,就是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与教育程度不匹配,比如:儿童通常在5岁时才能理解质量守恒;6岁才会掌握重量守恒;7岁才有容量守恒的概念。在吴天敏教授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中,每个年龄都有6道测试题,每题代表2个月的智力年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儿童的智力是飞快发展的。那么,提早半年甚至一年将小孩送入一年级,其结果是上课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听天书”、“坐飞机”,这样的教与学,学生怎么会不开小差呢?
  2.感知与记忆因素
  笔者曾经利用舒尔特方块给一部分学生进行练习,并记录时间。结果发现学生完成一个五阶舒尔特方块所需花费的时间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为负相关。成绩越好的学生,完成时间越短,而成绩越差的学生,完成时间则越长。甚至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有极个别学生的视觉注意的广度很小。每一个数字,他们都要历经整个方块。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存在各种形式的听觉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听觉不敏感,分辨能力不强,就造成发音不清,或者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迟钝,上课时好像是在认真听讲,但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笔者曾给一位五年级的学生辅导数学题,一道只有4个条件的题目,经过笔者叙述了3遍,该名学生还是无法全部复述出已知条件。
  在上述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好坏,与他参与学习过程所用的各种感知觉能力都是有关的。换句话说,学生“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了,学习效率也就上去了;如果学生“没有注意看”、“没有注意听”、“没有注意想”,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可想而知。
  3.其他原因
  3.1 教师与教学
  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反映到学习上,就是偏科现象,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教师对于不同成绩的学生,则会区别对待。比如对成绩差的学生关注较少,或者有的教师非常有责任心,给成绩差的学生开小灶。由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存在,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在学生的成绩没有提高之前,不论是给学生积极的暗示或刺激,还是负面暗示或刺激,学生的成绩差的标签都始终存在。这些暗示或刺激要么转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要么转换成阻力,这都将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指向和集中。
  3.2 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从学习直接经验为主逐渐向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之上并加以保持,同时在求知、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种情绪和体验反过来又会对注意力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所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3.3 情绪和意志力
  情绪具有动力的属性,这种动力性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高兴的时候,对周围事件格外关心,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悲伤时人变的消极,表现出冷漠和无精打采。在学校,老师的奖励和夸奖使学生心情愉快,对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得到保持;而辱骂和批评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学习的过程并不全是让人愉快,产生兴趣的。某些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精神无法集中到学习上;目光总是游离在黑板之外;头脑中充满了乱七八糟的想法等等情形,只有拥有强大的意志,才能克服。没有意志或是意志薄弱的学生,通常成绩都比较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以上仅仅是笔者根据多年从教经验的总结,影响学生注意能力的因素可能还有很多。作为教师,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思考、分析、总结教学过程当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明丽.剖析影响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几个因素[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2011,2(3):231
  [2]王坤.影响中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9(15):3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93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