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历史课的角度谈新课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于2010年秋季试行,无论是教材编排体系,还是教学观念以及评价体系和高考,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新课改的学习,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对新课改颇有感悟,现笔端于后:
  一、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性质和目的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教育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新课改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教与学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历史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死记硬背与答题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在此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力提升学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基础。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赋予全新的教学意识
  新课改之所以“新”,和传统教学相比,不是把过去历史书上的内容全部推倒重来,而是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构建新的体系。所以转变教学理念是顺应新课改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是课堂的主角,一堂课下来,老师从头讲到尾,口干舌燥,但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个性没有了,主动性丧失了,创造性则被扼杀了。新课改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从学什么到知道怎样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被调动了起来,课堂的教学也就“活”了起来。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做到对学生不歧视,多鼓励, 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统治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1.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成长是目标。因此,也给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单一,教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讲述法,“填鸭式”的教学。新课改后教师则可以大胆探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开展辩论赛,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实地考察等。一定要牢牢记住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乐于学习。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2 、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3、注重创新备课。备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追求,而学生的现实基础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备课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就是要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而,在备课活动中,备课应该围绕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
  4、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素质。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比以前要高很多,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介接收了多方面或正确或错误的知识,因此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或最前沿的知识、信息。只有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了,才能在教学中把最新最前沿的东西传给学生,也才能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面对新课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在敖学中努力强化自身形象提高自我水平,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总之,新课改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扑面而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按新课标指导教学,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并在改革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在课改前进的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93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