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教师课堂话语与情感教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课堂话语与情感教学,应有情、有理、有韵。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教学课堂融入情感教学,与学生产生共振,多角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性和思想性,从而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话语教学;情感教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课程,教师的基本功大致相当,可能由于教师教学技巧的不同,课堂气氛也会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千差万别。如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个人拙见如下:
  一、鲜活生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不应信口开河、空发议论,而应明确集中、言之有物、论之有实。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习性,有意识地将已学知识贯穿于新知识的学习中,把旧的书本知识与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如:对中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要严密,有力度;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有激情。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
  二、理趣兼长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语言美是附着在坚实的内容之上,缺乏实在内涵的语言是空洞的,没有思想性的,因此,提高语言艺术的前提是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基本功底。缺乏这些会降低自我在学术上的威信。有这样一位老师,学生问其作业,有时答案是c,他选成b,学生告诉他正确答案时,他又选c,这样次数一多,便成了笑话,以致很多学生不问了。由此可见,教师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语文课情趣大增,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在语文教学中,形象和感性的内容往往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来传达,用语言打动和感染学生。幽默、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幽默不仅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活跃他们的思维,还会使学生的思维、情趣与教师的教学意图高度统一,使整个课堂气氛富有和谐的美感,学生通过对美感形象的审美、玩味触动心灵,获得美的愉悦享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三、情感共振
  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语文教师更应把“爱”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教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使他们真正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爱心和责任心的社会人。传授知识是教师固有的责任,但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爱的知识和能力。因而教师通过语言与知识传达一种爱意、一种做人的道理不亚于知识本身的力量。讲课不是简单的输出,而应建立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有情,即理抒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带着饱满的热情授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以情感为纽带,激其情,启其疑,发其思,使学生处在积极思考和探究的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地使用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言之有韵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边听边思,另一方面要有助于教师传情达意。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朗读技能非常重要,达到言之有韵的语言效果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很多课文,尤其是诗歌,很多时候不需教师做过多的讲解,只需富有深情地朗读,就能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和知识的启迪,
  有时甚至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神奇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示范朗读,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和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可以帮学生掌握轻、重读和文章的节奏美。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章,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随之
  变化。
  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课堂的话语与情感教学是课堂魅力之一。教师通过简约的表达、深刻的分析、精确的点拨,把学生带入广阔的知识海洋,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趣,提高学生精神认知能力,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教师语言艺术运用与情感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骆小所.艺术语言再探索.人民出版社,2001.
  [2]朱跃生.著名特级教师精妙的课堂过度语.演讲与口才,2006(324):44.
  [3]于漪.语文教学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编辑 杨兆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95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