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敏于事,慎于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无求:不要强求。敏:勤敏。就:亲近。有道:指道德修养良好的君子。
   【解读】“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说一个人不能太贪图物质享受。食无求饱,也就是民间的俗话“吃饭要吃七分饱”,每顿吃得太饱,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居无求安,即居住的环境不能过分安逸,太安逸人就会心生怠惰,所以,做人一定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才能发愤图强,有上进心,而不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这句话就是解释了一种“君子”的处世状态:君子不以饮食与居住为生活的第一要务,做到“宠辱不惊”。条件艰苦时,也能够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环境优越时,不但做到“富而无骄”,而且还要做到“富而好礼”。 同时,“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普通黎民百姓也起到了道德标准与人生信条的作用,做得到这一点,才能够守“道”,才能够维持国家乃至天下的秩序。儒家追求“仁”的道德理想,所以就要人们节制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要求,把重心放在德的修养上。
   “敏于事而慎于言”一句可以解释为“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连贯前后理解,能够达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种境界或者地步的君子,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这就是说,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达不到安饱的状态下,却对“安、饱”没有太多讲究的人,是因为他的志趣与理想在别的地方,无法顾及“安、饱”,而这些志趣与理想,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重要的志趣与理想,当然没有理由草率行事,他必须“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样也就能够理解了,为什么人世间浮躁的人总是聒噪不休,空有一副皮囊,华而不实;而沉稳的人却常常留给人说话慎重,做事完满的印象。
   “敏于事而慎于言”不光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还是一种个体内在气质的流露。为什么会“敏于事而慎于言”?因为君子的气质是谦逊的,而这种气质,使他懂得扬长避短,懂得斟酌权衡。“敏于事”就是在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时候,在读书和思考的时候,在从事具体工作的时候,都能做到勤劳敏捷,而且不断地积累知识和夯实基础。这些基本功越扎实,提出个人独到见解的几率就可能越多,这时也才会自觉坚持“慎于言”,在尊重事实、科学的前提下,谨慎发表经过严密论证的、可操作性强的新观点。试想一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浮躁?又怎么可能为了吃饱和居安之事而乱了方寸呢?
   “就”,解释为“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或“通晓事理规律的人” ,其中,“道”是指“万事万物之规律、事理”。“正”,是“匡正、端正”的意思。“就有道而正焉”一句就可以翻译为“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稳重而不浮躁之人,不会自以为是,他必会经常检讨自己,以“有道之人”为目标,正视听,清混淆,辨是非,从而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算达到了“可谓好学也已”的要求了。如此,孔子才点头认可,说:“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道出了作为“君子”,人生要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所需要具备的三个状态。其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其二:“敏于事而慎于言。”其三:“就有道而正焉。”这是孔子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0084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