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职业教育要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而解决上述“首要任务”,要“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就是要让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掌握至少一门技术、一种技能,这就必定少不了职业教育。因此,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定助推职业教育大发展,而现代职业教育也更应该发挥优势,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城镇化进程,重要问题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不高、能力不足且呈现“两栖化”的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承担着将农民转化为工人,提高“农转非”人员整体素质的职责,主要包括使农民接受新的教育和培训,获得在城市谋生的手段和技能,适应城市的生活、工作方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与城市市民交往并学习、使用城市主流语言,逐步实现农民身份市民化、就业方向非农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住和生产活动的范围非农村化。要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增加广大农民的受教育机会,特别是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从而提升他们就业、择业与创业的能力,能够在城镇安家落户,融入城镇,有序实现市民化。这样,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就能够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基础性条件,提出人才培养的需求,既拉动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和调整结构,又决定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质量以及发展速度。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了,必定要求建立起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一个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也预示着这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加速区域技术进步。基于此,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表现为一种作用与反作用、决定作用与能动影响的关系。因此,只有当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交互共生,互惠互利时,二者才能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是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面向社会、面向人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并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开放型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机制,利用现代职业教育让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掌握至少一门技术、一种技能,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促进区域经济的调整,以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做到和谐共生,科学发展,耦合发展。
  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就必须使每个劳动者具有基本的职业技能;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区域现代职业教育的水准;必须改变城乡居民的意识,让他们都能够融入职业教育中,支持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多,因此,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要加快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实然状态,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09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