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教学细节,打造精彩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生活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在教学中,同样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细节,有时候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次表扬、一幅画面、一个问题、一次交流往往就能决定你这节课的质量。它可能是这堂课的亮点,使课堂充满智慧和灵动;也可能成为这课堂的败笔,使课堂枯燥而乏味。
  细节确定成败。让我们游走在细节之中,寻找真实的课堂精彩!
  一、在主观和客观之间――追求最佳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所讲的“对话”,其实是指参与对话的双方或多方(教师、学生、文本)彼此走进对方心灵,用智慧开启智慧,以情感激活情感,使心灵碰撞心灵,让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对话的课堂”“感悟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阅读对话的过程,便是重要的一种对话形式,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如何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变客观为主观,形式有很多种,但这些形式是真实有效,还是用来摆设的花瓶,是需要我们好好深思的。
  【案例一】《生命桥》之师生对话
  师:“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了翅膀的鸟,笔直地坠入山涧。”说说看这句话哪里令你感动了?
  生:老羚羊为了救年轻羚羊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师:下坠的老羚羊像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深涧说明什么?
  生:说明它下坠的速度非常快。
  师:(课件演示,重现老羚羊下坠的情景)就让我们再次回味一下当时的场景吧。
  师:“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读这句话时,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生:还好,年轻羚羊没事。
  生:年轻羚羊的生命是用老羚羊的生命换来的呀。
  师:你能把你自己当成年轻羚羊来读读这段话吗?注意要把“年轻羚羊”换成我(生进行角色转换,以第1人称来读这段话)。
  生:而我在老羚羊的背上猛瞪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
  师:年轻羚羊,现在你飞过了山涧,你开心吗?
  生:我一点儿都不开心,我的心里难受极了。我的生命是用老羚羊的命换来的。
  师:我们想象一下,老羚羊在下坠的瞬间会做些什么呢?
  生:它可能看一眼年轻羚羊,看看它是不是成功到达了岸的另一边。
  师:那你能把你自己当成老羚羊来读读这句话,把你内心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生:而我就像一只断了翅膀的鸟,笔直地坠入山涧。
  师:请问老羚羊你坠入了山涧,你难受吗?
  生:我不难过,因为我的孩子安全了。它们会替我继续活下去。
  【启示】
  “请你把自己当成……来读读这句话”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常常用到的一句话。主要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并且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这样做学生真的体会到了这种情感吗?而这位教师并没有按照我们一贯的做法。“请你把自己当成年轻羚羊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要把这句话中的‘年轻羚羊’换成‘我’。”这样的一句话,看似改变不大,但是收到的效果却是大大提高了。学生仿佛真的是走进了年轻羚羊的心,在叙述自己内心的独白。但是教者并没有满足这些,而是乘胜追击,再用了“采访式教学”,这一切的角色转换,都是为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及同伴的心灵深处。让学生把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感情说出来,可谓精彩至极。
  二、在教具的选择之间――追求最佳效果
  在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最好的教具是什么?大多数教师首先都会想到多媒体。
  可是,有时候多媒体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像描述的那样神奇,费了好多人力物力制作的课件,最后也只是在课上一闪而过,未必能取得实效。但是有时看似差不多的教具,经过细微的改动,效果却是大不相同。
  【案例二】张齐华老师执教《比大小》之课堂对话
  师:一天,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看!最先出场的是猴子队和小兔队。(出示5只猴子贴图,7个桃子贴图)我们来看看有几只猴子,几个桃子?
  生:有5只猴子,7个桃子。(板书5和7)
  师:那5和7谁大呢?我们要怎样来比比它们的大小呢?
  生:可以先把它们一个一个排好,然后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就可以比出它们的大小了。(学生上黑板排列)
  师:那谁来看着图给我们说说5和7谁大?
  生:7。
  师:大多少?
  生:2。
  接着,教师就带学生比其他数字的大小,并且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并且学会应用。
  【启示】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张老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而且他在教授这课时条理非常清晰,层次非常清楚。值得注意的是,书本上比大小的事物是猴子和兔子,但张老师换成了猴子和桃子。一开始听课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后来参考了教材,才体会出张老师的用心良苦。如果拿猴子和兔子比,学生还要一个一个排列好,慢慢数,可是如果把兔子换成桃子,那不就更加直观了吗?一只猴子要吃一个桃子,看到有两只猴子没有桃子吃,学生心里就会觉得非常不舒服,谁多谁少,一目了然。
  教具的选择在我们的课堂上看似不很重要,但是仔细一想,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环节,或者不愿意在这方面多花力气。其实,我们只要动一些小脑筋,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收到的效果却是很大的。
  只要我们关注细节,研究细节,把我们教学过程中的这些细节变成我们的亮点,我相信我们的课堂定会生机勃勃,学生的素养定会不断提高。
  编辑 韩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12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