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教学中两大学科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化学是什么?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一百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用火的痕迹。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人工取火发明以后,原始人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把人和动物分开。燃烧是一个最基础的氧化反应,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可以毫不避讳地说:“人类掌握并运用化学,使人与动物区分开。”初中课本给化学的定义是: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中化学的学习是主体能动地建构化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过程。抛开化学学科,来看看初中学习中的另外两大学科――数学和语文。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而语文则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从表面上比较三者,化学、数学属于理科,语文属于文科,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把理科和文科相提并论,总觉得是两个没有任何交集的领域,并且认为两个理科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其实不然,下面简单地谈一谈两大学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化学概念的学习
  化学概念是概括说明化学现象和化学变化规律的本质属性,或根据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属性。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本形式,许多化学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化学思维活动,都要以正确的化学概念作基础,因此,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是学习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中心环节。在化学概念的学习中,既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又需要语文知识。
  二、对某些化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中数轴思想的运用:
  (1)溶解性的分类。
  在20 ℃时,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将溶解度分为难溶、微溶、可溶和易溶。利用数轴表示如下:
  [难溶][微溶][可溶][易溶][0.01][1][10 溶解度(g)]
  (2)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判断金属能否与水反应、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都要用到金属活动顺序表,用数轴表示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与水反应 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不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语文寓意的运用:
  (1)正如上文中金属活动顺序,“钾钙钠镁铝”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嫁给那美女”就能够快速记忆。
  (2)在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的学习中,初中生刚接触化学元素,需要记忆地壳中元素质量分数含量,“氧硅铝铁钙”,教师形象比喻“养闺女贴,该”符合封建思想,但经过社会现象解释之后,使学生对封建见解一笑而过后,也能深刻记忆。
  (3)九年级下册中,溶液这一章较为独立。溶液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溶质,二是溶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入门就会觉得简单有趣,反之则乏味。例如: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可以建立在“饱”和“不饱”的概念上理解。在生活中与语文课上,学生已经建立这一概念,然后我们可以形象地看成人进食的过程,人看成溶剂,食物看成溶质,吃不下去,好的,达到“饱和”了,同时也要强调外界的影响,把温度和水量比成其心情和身体健康等,让学生明白溶解能力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这样,既形象又生动。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715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