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改理论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感性与理性知识,积累知识和经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总结了“六个观点”,将用于实际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关键词】思考;初中数学;六大观点;课改理论
  1.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趣味性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分不开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新等特点,但注意力不持久,教师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具有价值的数学规律和思想,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下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能延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趣味中亲身经历探索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魅力;数学教材中选编了很多数学人物传记、数学发展历史和数学事例故事,这些都是使学生在学习“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和试题中调节思维的绝好资料,有机结合教与学、劳与逸、趣与味的课堂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加强记忆。
  2.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探索性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急于提示学生怎样补充问题,而应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开动脑筋,自己得出课题中缺少的问题,以及补充问题的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探索是实现课堂高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综合思考,关于探索,对学生来说主要有:
  (1)结合生活实际;
  (2)让学生大胆想象;
  (3)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证实疑问;
  (4)简单应用、引导小结。
  3.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创新性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社会需要、运用于社会发展,这是我们培养一代新人的真正目的,我们说,数学的运用面积广、容量大,整个社会都缺少不了“数学”这一学科、普遍、必要的问题。数学教学的创新性是考核教师对数学教学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深浅程度,创新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依照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疑问和有所发明,这就是数学教学的创新性,也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真正目的。
  4.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操作性
  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学生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教育;管理既有政府部门政策性指导,也有教育管理部门专业指导,还有政府与教育两个部门相互衔接促进的督导机构等,这是一种合情、合理、合体的改革思路,能够培养出国家级的人才、地方性的人才、(或许)还有世界级的人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我们还有一句口头禅说:“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说明妇孺皆知的道理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最好方法。的确,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与实践能够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为明晰的动作思维,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亲自思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5.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现实性
  教师应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能力、注重认知、注重情感、注重体验,新课改不是盲目的,其具有社会性、应用性、科学性和现实性。
  教师在课堂上应提倡“三个允许”,即:允许学生“答非所问”、允许学生“没问就答”、允许学生“左顾右盼”;坚持“四个鼓励”,即:鼓励学生集思广益、鼓励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喜闻乐见、鼓励学生博闻强记;实现“五个开放”,即:接受心态开放、重视目标开放、达到过程开放、培养思维开放、实施评价开放。
  6.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前瞻性
  教师应运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抒发爱国主义激情,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名篇都有这种特色,华夏文化丰富广泛,数学家层出不穷,为民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教师应运用“感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旷达的人生态度,宽广的审美眼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感情是读书、教学、学习的金钥匙,一个具有感情價值的教师,一定能够运用感情做人、做事、教书育人,一定能够运用感情读文、做文、教育学生,也一定能够运用感情写出抒发自己感情的数学思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4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