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理念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而萌芽,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翁,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这意味着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生活和情感的真实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一、课堂教学的“数学化”与“生活化”和谐统一
  整节数学课堂从开始到结尾都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回归生活。从家常的生活细节引入课題:通过妈妈煲汤尝味道这一生活细节,使学生了解其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揭示课题。在统计初步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较关心的问题,如某电脑生产厂家对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进行调查,将得到的数据交给学生去判断此广告的真伪,并告诉家人以防受骗;针对北京市2013年的空气污染指数及质量级别展开分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想知道本校9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让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若干个了解的方案;调查自己家庭丢弃废塑料袋的情况等活生生的例子。学生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以上一系列的问题,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动机,所以同学们兴奋异常,思维活跃,大家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从学生的精彩回答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将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里。
  数学生活化。以往的教材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忽视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课显得枯燥、乏味,而新教材正是克服这点不足。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应多思考,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数学化和谐统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新型、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自然、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尽情释放,展示个人的风采。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是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答案报以微笑(赏识学生),正是给学生无限信心和热情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身体语言好比阵阵的幽香,沁人心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当好学生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认真做好思维的体操。
  三、课堂教学“开放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教师问,学生答。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去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大胆实践。在课堂上要让每一个学习小组中的一名成员将自己在课前搜集的数据、与同学交流所得到的相关信息告诉同学们,然后,教师要鼓励其他同学大胆向该成员提出问题让他回答,直到大家都毫无异义后才胜利回“营”。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建立了“个人-小组-全班”“学生-学生-教师”多维度的动态学习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在整个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在“议论”中求得发展。数学学习的形式,不但要听、要看,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竞争、热烈讨论的和谐气氛,促使他们去想、去说、去做,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议论要以自学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前认真布置好学生。教师的引导要有针对性、目的性,突出重点,还应准确把握好议论内容的深浅,要论得起来,议有余味,增强学生学习的后劲,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四、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去学。要让学生探求寻找规律,在探求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试一试、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打破被动听课、一问一答、“满堂问”“满堂灌”、死气沉沉的局面。要创设多向交流,形成“师导生探”的良好情境。对复杂的问题,做到教师设点,学生划线;教师铺路,学生上山。在课堂上师生交流调查的情况,提出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组与组之间有不同的意见,要采用辩论会等形式来达成共识。通过以上的学习环节,能够使学生对“用样本估计总体”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有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思考与智慧合作,提炼、概括出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意义、特征,再加以适度的练习进行巩固和深化,一节课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只要我们紧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改善数学课堂结构,就会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上显现真功夫。
  【参考文献】
  [1]王远生.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方法刍议[N].贵州民族报,2010
  [2]罗昭强.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作业改革的策略[N].中国教师报,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2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