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数学质疑能力与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今教育形势下,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让学生有“惑”可疑。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要创新,质疑和自主探究能力尤为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思维,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具有创新、探索意识的新世纪人才。
  【关键词】质疑;探究;质疑能力;探究能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思维发展受限。在教师“教”这方面量的积累,难以给学生的“学”带来质的飞跃。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大胆实践,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性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与探究式学习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质疑氛围、激发探究欲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识地创设质疑氛围,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旧知解决新问题,激起矛盾,让学生产生疑问;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例如,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在课下让他们把要提的问题以及要讲的话说给老师听。
  二、教给质疑方法、给足探究空间
  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明确在哪里找疑点。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质疑。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教学应用题时,可质疑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可质疑为什么可以用单位“1”来代替具体的数据?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
  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取代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广泛地收集信息,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做保障。
  三、引导正确释疑、提高探究效率
  质疑的目的是释疑。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因疑引疑,设新疑释质疑,会收到比完成几道巩固作业更美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教师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意想不到的问题,面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大家猜一猜“从高位减起”是不是可行的。接着,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其过程要循循善诱、步步到位。最后教师通过提问“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可行,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并不可取。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不会让质疑的同学自尊心受挫。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学生已从“把一个圆剪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来探究圆的面积的知识迁移中,感觉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有关,但怎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呢?学生结成合作小组,相互讨论,终于從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探究出把圆柱体切割成长方体。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人人参与,让使自身潜能得以发挥,获得了知识,也提高了探究和创新能力。
  四、参与质疑过程、体验探究乐趣
  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首先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新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其次,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有所发现。最后,要防止时间不够,学生的“疑问”一无所得,或有疑尚未“解惑”,流于形式走过场。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以后问题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事实上,只有有效控制才能使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措施。
  教学“秒的认识”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针——“秒针”。接着,通过引导学生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着秒针走动的频率体验秒的实际意义,同时,让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和“秒”的实际关系(1分=60秒)。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与探究能力,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巧妙地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主动质疑、探究知识为主导,通过教师组织、引导,使每位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能力、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旭.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数学世界,2001.3
  [2]梁志峰.质疑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浅析[J].教育科研,200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2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