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班级管理权利还给学生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一个优秀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自己心甘情愿地充当助手的角色。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应享有处理班级问题的权利。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交给学生,使其经历问题处理的过程, 充分认识问题的本质,进而反思自己和身边的实际,改正和完善自己的言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班级;管理;权利;策略
   班主任的最大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尽力将班干部推到前台,科学化地设立管理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各种班级活动,让他们充分行使班委会赋予他们的职权,而班主任要退到幕后,教给他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为他们把握正确的方向,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尽可能多地给每一个孩子提供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使人人都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和班集体的温暖。
  一、把班级管理权利还给学生的背景
  在传统教育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宰,控制着班级的一切,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服从,从而导致两大弊端:一是班级事务太繁太累,占据了班主任的大量时间,损害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实现,缺少自主发展的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成长。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绝大多数教师开始向现代角色的转变,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班级教育质量已有明显提高。
  有人把班干部称为“教师的助手”。在这种认识之下, 班干部最多只能干点跑跑腿、动动嘴的工作,班主任将管理班级的工作全部安排在自己身上,这种职空责虚的状态使班干部始终处于班级管理的边缘,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相对淡薄。班级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而建立的学校最基层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是这个组织的主体和最有活力的因素,学生应该是它的主人。班主任是班级的最重要成员,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学生而设立的特殊岗位,要甘当学生的“助手”。许多班主任的所谓“勤”,实际上剥夺了学生思维、尝试和体验的权利,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在班里当家做主,应该站在学生的身旁或身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做事情、搞活动,并经常鼓励他们:“老师相信你们!”“你们做得真棒!”“老师为你们喝彩!”
  二、把班级管理权利还给学生的应用策略
  1.与学生零距离
  这里的“零距离”,更多强调师生在目标和情感上的协调一致性,而不是说师生之间应没有距离。师生之间的交往,也应属于人际交往的一种,要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应以恰当的方式了解学生,把他们当做有着独特经历的独特个体来欣赏,这就好比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离得太远必然看不清楚,离得太近则无法观赏到整体美,会形成视角的盲点,而只注意到其中的瑕疵。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最融洽的关系,关键在于寻找这样一种最佳的距离。班主任既要对学生宽容大度,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又要有一定距离,从而有效树立自己的威信,使宽与严得以和谐统一,从而让师生间的“适度距离”产生“和谐之美”。
  2.把权利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往往出现两个鲜明的对立阶层——由少部分学生组成的管理层和由大部分学生组成的被管理层,两个层面之间缺少必要的流动和沟通。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方面造成大多数学生缺乏班级主人感,常处在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使少数连任小干部的学生产生优越感,把自己看做教师的助手,对教师的负责意识强,为同学服务的观念则不足,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官僚的“接班人”。这两种人都不是时代所期望培养的人。班主任应尽可能多地在细化班级岗位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岗位责任制,对班委干部、课代表、各团队队长等所有同学都有明确、具体的职责要求,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人负责。明确岗位职责,促进责任意识的形成,使学生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突出学生群体参与的主体地位,淡化班主任的管理职能,逐步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3.把组织班级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
  (1)活动是班级生命力的源泉。班级管理,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動,活动是班级生命力的源泉,最能体现班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现实中,有些班主任总是独自“霸占”班级活动的主角。许多活动不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开展,也不是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来开展,而是由班主任的个人好恶来决定,这样就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有些班主任害怕活动把学生“带坏”,不想用心组织,偶尔在学校要求下组织一次活动,也是“蜻蜓点水”,只求走个过场。
  (2)班务活动竞标制。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无论是以前效率低下的“大锅饭”一起干, 还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承包法,都是在班主任“强行”指定安排的情况下,由学生小组或个人被动地实施完成。由于在活动任务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都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追求卓越的意识,就会逐渐产生机械应付、拖沓等现象,班级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明显削弱,不能实现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
  受工程投标承包的启发,笔者想到了“班务活动竞标制”,把班级日常活动的组织权、管理权全部以竞争投标的形式承包给个人或小团队,由他们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安悱、实施完成。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务委员会根据该任务完成的绩效情况负责验收评价,并在团队小组和个人综合考核中予以奖励性加分体现。为扩大参与面,规定同一团队不能连续竞标。在组织活动时,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要求,结合班级工作计划、学习安排,提前公布活动主题,再通过师生协商的形式确定活动项目,然后采用“竞标承包”的方式,根据要求设计出比较详细的活动流程和达成目标的计划,交班主任审阅通过后,正式组织实施。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应尽量把团队竞争、男女竞争、宿舍竞争等多种形式引入所有活动。“我的感受我来说”“通过活动,我认识到……”等富有特色的总结环节,对提升活动的价值也非常重要。这种活动竞标的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不仅使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有效提高了班级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灵活创造性,使任务更加明确化和精细化,增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责任心,提升了班级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4.把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的权利还给学生
  显性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环境布置和卫生,隐性文化主要指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等。一个学生爱不爱自己的班级,对班级有没有深厚的感情,与其在这个班级的付出和获得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如果他在班级建设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感情,留下了美好的故事和回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体验到自己的重要,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那么,他心中就一定装着班级、同学和老师,一定把班级的荣誉看得很重,一定会努力做一个“让班级有你更好的人”和“班级离不开的人”。
  5.把处理班级问题的权利适度还给学生
  学生之间的许多问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学生与学生更容易沟通交流,更容易产生共鸣。教师的不放手,很多时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束缚。学生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与班级管理的人。班级管理工作,不是为了让学生帮助班主任,而是让管理和制度本身都成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和办法,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实现主动发展,这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价值。一个班集体,如果人人都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人人都为班级服务,班主任的工作就会越做越顺,集体的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就可以从繁忙琐碎的班务中解脱出来,做个轻松、快乐的班主任。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一把抓,很多时候是既辛苦又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可谓事倍功半。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把班级的管理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这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其实,班级就像风筝,如果想让它飞得越高,就要把线放得越长。
  参考文献:
  [1]常作印.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朱志勇.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3]张赫.塑造卓越教师[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8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