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能力等多项能力。显然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能力要求,因此需要新的模式。在科学探究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开展稳定、具体的教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合作等各方面能力。如今的合作探究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质量,改善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模式,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初中数学
在初中学习的科目中,数学合作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方法的不正确,也是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如今,大家所提倡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新模式,从而更好利用课堂的交流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数学。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领下,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内容,获得更大的收获。下面本人针对合作式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一、分组讨论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
通过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得出,合作式教学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共同实践教学目标的活动。以增强小组的问题交流和学习合作为重点,从而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单一的教学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时,一般情况此类问题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法。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程度的不同,因此,所列的方程和未知数的设取也会不同。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每个小组分配四五位同学,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数学水平的优良性进行平均分配。小组需要选定一位组长,形成组内讨论,最后选派一位代表进行发言。每个小组在掌握自己方法的同时又能掌握了其他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从而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能得到提高,积极性也能得以提高,进而主动学习。
二、营造合作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中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境。营造一种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专注听课,积极思考问题。老师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可以对教学情景与生活进行结合。教师可以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创设情景,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數学在生活中的广泛性,而且更好的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投影与视图”一课时,可以携带一些球、圆锥、立方体等立体图形,帮助学生从视觉的角度去更好地体会每一个立体图形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立体图形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空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教师只是空洞的去讲解,空间能力差的学生就很难接受,从而学不好这一模板。利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例如上课时教师通过水杯让学生观察它的三视图,用手电筒照射水杯让学生看它的投影等。这样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活动,学生才能怀着更大的兴趣主动地去观察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三、设置适宜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要布置适合的学习任务,选择有质量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最好多样化,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预习、上网查资料等任务,这会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因材施教,不同水平的学生,他的学习能力、数学认知基础不同,那么学习任务就应该分层次布置。
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内容时,课堂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提前查看一遍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对不理解的内容画上问号,等老师讲课时重点去听。课堂后,教师留的作业要典型多样化并覆盖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当前内容,并加强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主流。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得出答案,解决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也对学生未来对数学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指引了方向。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者错误,在教师的及时的指引下,学生会更快地接受、更好地理解、有更深刻的印象。当然,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它也会有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探究、不断完善、改进,使数学教学更有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贺建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夏立先.对中学数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和实践[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04):11-12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2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