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科学“互动生成”教学设计的应用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的推进实施使得“互动”成为初中科学教学的新方向,科学教学一般逻辑严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可以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互动生成”的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进行终身学习。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互动生成”的教学原则及其应用实践,希望能够促进初中科学教学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互动生成
  一、初中科学“互动生成”教学设计初探
  (一)打破传统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仍存在一些导向性问题。例如,大部分教师多用复习作为导入环节,想让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联系,但这种方式难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以知识体系作线索推进教学进程,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单线教学,教学环节固定而教学模式僵化死板;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问题和答案都有明确设置,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太过统一。
  上述看似严密的教学计划并未给学生带来思考、实践的空间,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不同需求,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中,应以“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为宗旨,不仅要注重对其知识的传授,对其能力的提高也不容忽视。“互动生成”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互动”中“生成”,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二)“互动生成”的科学教学原则
  在初中科学“互动生成”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首先,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班级中的角色也应由传授者向共同研究者方向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互动生成式教学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教育目的,以便于学生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准确接受及有效把握,也有利于学生在接受信息时所做出反馈;互动生成式教学体现出的是一种多层次平台,各层次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信息迅速更新再生。互动生成式教学考查的是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教师充分利用科学有力的表达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交流体验。
  二、初中科学“互动生成”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互动生成”的学习环境
  若要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获取突出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为营造“互动生成”式的学习环境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以及认知发展规律为出发点,通过多样化的的导入方式营造“互动生成”的学习环境。
  (二)开展弹性预设,夯实“互动生成”的教学基础
  要开展“互动生成”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出弹性预设,在教学设计达标后,还需要对设计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做分析探讨,从而储存好“互动生成”教学所需的空间。这不仅要求教师对科学课程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与研究。例如,在学习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操作前,可以设计一份可灵活变换的弹性化教学方案。在课程前半程学习中,师生共同讨论气密性装置的基本原理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不同装置的气密性方案;在课程的小高潮,可由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实验探究;课程的后半程,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对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进行整合與总结。
  (三)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互动生成”自主探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鼓励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提出“生成性”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钠(Na)为例,把金属钠放置在装了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金属钠在水中迅速浮于水面并熔成小球,还发出“嘶嘶”的声响,之后,教师在金属钠上滴加酚酞,发现酚酞迅速变红。此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生成性”的问题:钠与水反应后会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得以使钠浮于水面上?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此疑问自主开展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然后将学生探究所得信息及实验成果进行整合,在全班范围内公开讲演。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越发轻松,还能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实验的趣味性。
  (四)增进师生互动,实现“互动生成”的课堂动态实践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研究新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思维的不同发展特点以及基础的强弱差异等作综合考量,对教学设计作出及时合理的调整。例如,在学习“摩擦的利与弊”时,教师可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组织一场小型辩论赛,一组持“摩擦的利”为中心观点,另一组持“摩擦的弊”为中心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团队间的合作,对收集来的可用资料进行整理,以此种方式增进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中,“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能够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进师生关系。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上,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情境,适当进行弹性预设,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巨辉.浅谈初中科学教学的预设及生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2]范晓荔.初中科学课生成性教学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3]宣明洁.初中科学教学设计“互动生成”的初探及应用实践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4):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3502.htm